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菩萨所时常观念的十种境界,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境界念处、阿兰若念处、都邑念处、名闻利养念处、如...【胎卵二生中有受生】 p0885 俱舍论九卷四页云:如是中有、为至所生,先起倒心,驰趣欲境。彼由业力所起眼根,...(植物)果名。慧琳音义五十三曰:乌勃林,即嗢勃林也,木果也。似木菰而大,甚香。...执著一期生命的长短。此相一立,则不了知缘生如幻的道理,焚香祈祷,妄图长命,永为三有之所束缚,而不得解脱。...【三无自性性依三相施设】 p0223 瑜伽七十六卷十五页云: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密意语言,甚奇希...(图像)有二种:一为八臂具种种之器仗者。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曰:依高山顶胜住处,葺茅为室在中住,恒结软草以为...(一)指丝织之罗布与绉纱,为天人作衣之材料;转喻微细烦恼。 (二)谓菩萨之见佛性,犹如隔罗縠见物,虽极细薄,然犹...三世间之一。又作器世间、住处世间。谓十法界众生各据依报,所居之十种不同处所。众生能依之身有十种不同,故所依之...(术语)起信论所说六粗相之一。谓由业所感之生死苦果也。由恶业受苦果业报之系缚而不自在,故云系。起信论曰:六者...禅林用语。为“省数钱”之对称。足,即十分之意;陌钱,即百钱。在禅门中,以临济宗圆悟克勤之法嗣大慧宗杲为派祖之...【独觉道】 p1383 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七页云: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应正了知。谓有一类,安住独觉种姓,经于百劫,...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的,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幽深之处,...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乃十方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九界众生速证佛果之妙门。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净土三经,专明其致。...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摩竭国中,有一位长者生了一个儿子,相貌端庄,人见人爱。孩子出生的当天,...《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蕴炽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却认为,就是因为有喜怒哀乐、...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萨罗国中贵族或大商人的孩子,平时生活富裕又可以随心所欲;后...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田畴, 突然就来到你跟前, 释尊说过: 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来...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问: 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有时候对佛也起恶念,我想过去世中常常在造五逆十恶这样极重罪业,这些极重...
一境四心
【三藏法数】
[出摄大乘论释] 譬如一水。本无有异。盖因天人饿鬼畜生果报不同。故于一水而见有四相分别之异也。一天见是宝严地谓诸天福德胜故。其所见水。悉成琉璃众宝庄严之地也。(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二人见是水谓世间之人。所见之水。清浊虽异。皆是水也。三饿鬼见是脓血谓由宿世悭贪。罪障深重。堕饿鬼中。长劫不闻浆水之名。既因饥渴所逼。望见河水。意欲饮之。速趋岸傍。皆是脓血也。四鱼见是住处住处即窟宅也。谓鱼以水而为住处。潜跃游泳。不见水相也。
上篇:四河 | 下篇:通局四句 |
(衣服)衣名。译曰杂碎衣。见善见律十四。...
十念处
胎卵二生中有受生
乌勃
寿者相
三无自性性依三相施设
形像
罗縠
国土世间
业系苦相
足陌钱
独觉道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象护比丘以何因缘感得金象相随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世俗的欲乐
密勒日巴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