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指阿修罗王所住之石窟,大都在深山幽谷中。[大唐西域记卷十] p4050...【水月】 水中之月,以譬诸法之无实体。为大乘十喻之一。《大智度论》卷六曰:‘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性】 性为体之义,因之义,不改之义。《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曰:‘性者体也’。《大乘义章》一曰:‘性释有四义:...密教之修法,为清净身心,止息灾病障难等,而作之澡浴法;即于沐浴之时,须作观想,及结诵印言以加持之,并唱诵沐浴...(术语)禅宗以心传心之宗曰教外,依自余佛之声教之宗云教内,...(流派)禅自初祖达磨至五祖弘忍为一味。弘忍之下分南北二宗。六祖慧能之宗风,行于江南,故为南宗之祖,神秀禅师之...(地名)锡兰岛本名楞伽,佛说楞伽经处也。山中拔海三千尺,有胜区曰坎第,有湖作牛形,周遭可十里,故宫在焉。宫外...指探究诸法实相应把握之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又作十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真言)常称曰苏婆你苏婆(降三世)吽(破坏)缚曰罗(金刚)吽发吒(破坏)而本轨则为你苏婆(降三世)缚曰罗(金...行事钞·僧像致敬篇:“若作宝塔,及作宝像,当以种种幡盖香华奉上。若无真宝,力不能办,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讫,...云何为悲?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离苦。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诸悲悲性...(印光大师校印本)...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出家功德经...
当我们谈到修行佛法的时候,通常都会听到人们说:我只有早晚才有一会儿时间诵经和念佛,白天都要忙于工作和照料家务...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示:若是牧牛人做了以下十一件事,牛群不仅得不到利益,也得不...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
《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遍。此则如《大本》云,阿弥陀佛常在西方,而亦遍...
人有功德要藏起来,而且要把功德给别人,千万不要去争功。哪怕有功德,也要藏起来。不是你的功德,偏偏宣传是你的功...
第一重: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 第二重:说空说有皆是俗谛,非空非有为第一义谛。 第三重:空有为二,非空非有为...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他的身旁眼前溜过,其造成祸福的结果,但凭各人的取舍,但凭一...
唯有改变自己的做法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都是环境或别人对自己不好,所以想借着换个环境,或结交新...
菩萨四净
【三藏法数】
[出菩萨善戒经] 一身净谓菩萨断除惑业。身器清净。成无上道。生灭自在。是名身净。(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二缘净谓菩萨为摄化众生故。现种种神通。出没自在。诸缘无碍。是名缘净。三心净谓菩萨修习梵行。离诸烦恼。于一切法不生取着之心。是名心净。四智净谓菩萨善知世间出世间之法。得清净智。无有挂碍。是名智净。
上篇:人四依 | 下篇:轮王四德 |
为天台大师智顗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妙”字时所立本门十妙之第三。即本地果佛所住之土不可思议。法华经如来寿量...
修罗窟
水月
性
沐浴作法
教内
北宗
楞伽岛
十如是
降三世真言
造立塔像宜庄严
悲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把修行同生活打成一片

若能成就此法,于其中获益良多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推荐】哪怕有功德,也不要去争功

何谓「四重二谛」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