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为石头禅之主要主张,即在禅理之基础上糅合华严宗十玄缘起之说。回互,指事物间相互涉入,相依相存,无所区别,相当...(地名)Dvārapati,译曰门主。城名。慧苑音义下曰:堕罗钵底,此翻为门主,或云有门。谓古者建立此城王之号也。...(术语)十八道行法中以地界真言师,加持结成修法之净地。...为“真果”之对称。指圆教之五品弟子五十二位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等四十一位;此四十一位相对于真果...又称东方三圣。即中尊药师如来,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药师如来本愿经(大一四·四○二上):“...禅林用语。又作乘合船。即无身分差别而同乘一船之意。藉以比喻无凡圣、贵贱等差别见解之境地。景德传灯录卷五南阳慧...凡二卷。唐代菩提流志译。略称佛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属密教之随求咒法,主要阐释大随求陀罗尼之“心中心...【圣慧眼】 p1226 集异门论五卷十五页云:圣慧眼云何?答:诸有学慧、及无学慧、幷一切善非学非无学慧,是名圣慧眼...又叫做顺世,就是顺世道而死化的意思,通常是指僧人去世。...(术语)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五事各有何相】 p0276 瑜伽七十二卷八页云:问:相、有何相?答:分别所行相。问:名、有何相?答:言说所依相。...(印光大师校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龙藏本)...
至诚心就是真实心,不虚假的心。这就要告诉我们修习净土法门的人,身口意三业所修的信解和你的行持必须从你的真实心...
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行可以改变命运,这里地藏菩萨教我们用占察轮,是为了通过这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佛说四十二章经》 上章说真谛...
妈妈在,家就在。但凡有妈妈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味,值得追忆的幸福的童年。童年的幸福,来自于妈妈的笑脸,来...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子,他在久远劫前曾经跟随水天佛修习水观,以进入正定三昧。 月...
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瞋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万无...
问: 弟子越来越欢喜念佛,感觉念佛时心容易得定。但时间一长,就会什么事都不想干,连平时爱看的书都不想看。弟子...
小乘三藏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小乘经藏谓阿含等经。唯谈真空寂灭之理。诠示声闻缘觉修行证晨之法。是名小乘经藏。(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二小乘律藏谓四分等律。唯制小乘之人。即声闻缘觉所持之戒。是名小乘律藏。(四分者。一比丘法。二比丘尼法。三受戒法。四灭诤法也。)三小乘论藏谓俱舍等论。唯决择诠辩小乘声闻缘觉修证之法。是名小乘论藏。(梵语俱舍。华言藏。谓有包含摄持之义也。)
上篇:大乘三藏 | 下篇:四种秘密 |
(术语)唐代已下之诸译为新译,以前者为旧译。旧译家中,以罗什真谛为翘楚,新译家内以玄奘义净为司南。大部补注五...
回互不回互
堕罗钵底
地结
真因
药师三尊
合同船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圣慧眼
顺化
五五百年
五事各有何相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以这种心来修净土法门,都称为杂毒之善

占察轮相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打佛七的由来及利益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远拥有的

【推荐】妈妈在,家就在
心无片瓦

临终关头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动哭泣最贻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