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udumbara。音译作优昙波罗。又作优昙华、优昙花。为佛书中常提及之花。此花之出现,为祥瑞与希有之象征。法华...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界名)兜率天之译名。可洪音义一曰:妙喜足天,睹史天王也。大智度论云:删兜率陀,秦言妙足,唐言妙喜足,亦言知...为妙音菩萨所成就之三昧。出自法华经卷七妙音品,经中叙述妙音菩萨之福德智慧时,谓其已得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大三昧...【发起身业语业】 p1162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发起身业语业?谓由发身语业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随...【富那跋陀】 翻集至成。...禅宗公案名。赵州从谂以机转之三语句接引学人,开示真佛之所在,俾使人人彻见本来面目。联灯会要卷六(卍续一三六·...【四种所缘】 p0434 集论七卷三页云:云何于法所缘差别?若略说、有四种。谓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课诵是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等法事,因其冀获功德于念诵准则之中,所以也叫功课。 按瑜伽...(术语)为我心之师,故曰心师。涅槃经二十八曰:愿作心师,不师于心。通真轨上曰:萨婆多云:我教谓心师也,他教谓...(术语)无尽无边之智慧也。瑜祇经曰:身如妙吉祥,能成无尽慧。...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两句教人如何立身处世的话。 第一句,群处守住嘴。是要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有...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儿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一天,阿那律和跋提、劫宾那一起吃饭...
佛法里面讲,我们的生命由于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会有这些业力,就会有这些能量,又由于这些能量,它就会带着你去...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一人逃过生死)。 第二相信人命无常(呼出的气息虽存,吸入的...
在忏悔法里面它有作法忏,有取相忏,有实相忏。那么最好的忏悔方法也就是至诚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了。这一两年来...问: 东林寺作为净宗第一祖庭,似乎特别强调计数念佛,譬如百万佛号闭关、五一佛七、十一佛七以及每日念佛规定数量...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想下手即你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什么叫自以为圣什么事...佛陀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受到舍卫国琉璃王的侵灭之时,当时迦毗罗卫的统治者是佛陀的堂弟摩诃男,是虔诚的佛教...
三身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
上篇:三佛身 | 下篇:三身遍相 |
(异类)司无尽财宝之大夜叉王也,众生敬信者能安住一切之财宝。见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瑞应华
大千世界
妙喜足天
十六三昧
发起身业语业
富那跋陀
赵州三转语
四种所缘
课诵
心师
无尽慧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
米从哪里来

业力带着你去旅行
具足十信心,往生便有把握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大安法师:为什么要强调计数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