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筌,为捕鱼之工具,亦泛指为达目的所需之道具;鱼,即泛指以工具来完成之目的。佛典中常以“荃”比喻能诠之经文语句...【发起最胜】 p1161 辩中边论下卷三页云:发起最胜者:在胜解行地最上品忍中。...【二见道与六现观相摄】 p0043 成唯识论九卷十一页云:此二见道,与六现观,相摄云何?六现观者:一、思现观。...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缘色声香味触等外境为外缘,意识于心内分别诸法为内缘。...(术语)佛菩萨来临也。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如来贤圣,降临随喜,成就功德。...亦名:与非亲尼作衣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与亲里尼作,与僧作。若为塔,若借着浣染治还主者,一...【遍开示】 p1123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遍开示者:谓无间演说,不作师拳,无所隐覆。...(术语)总称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也。菩提心论明三种之菩提心。而密教之菩提心谓之三摩地菩...(杂语)观无量寿佛经中之校饰,据慧琳音义作绞饰。绞,交效反,谓绘黑黄间色也。礼玉藻注。绞,苍黄之色也。说文从...【二十随烦恼与十烦恼俱不俱起】 p0049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一页云:中二、大八、十烦恼俱。小十、定非见疑俱起。...据观无量寿经所说而描绘之净土变相。于日本净土教,则指当麻曼荼罗、智光曼荼罗(以上奈良期)、清海曼荼罗(平安中...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
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 赵州:有! 信者: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解脱的人,怎么会有烦恼呢? 赵州:那...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这个附在人体的,《楞严经》说,天魔就是指欲界第六天魔王...佛陀住在只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为卧病太久,不能清扫房间,所以他住的房间非常污秽。当他最初有病...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谁代表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佛的法身是没有形相...曾35次创造世界纪录的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的教练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记住,先让你的心从杆上跳过去,你的身...问: 请教法师,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宏海法师答: 护持三宝,首先,要从信仰的确立开始,我们要认定佛法僧...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师念佛时很享受,可是弟子怎么觉得安住在佛...净土三资粮为:信、愿、行。即是信仰、发愿、修行。 净土宗依此三者作为往生净土根本愿理,称为往生净土三资粮。资...
如来乞食三意
【三藏法数】
[出法集经] 一不贪珍味美恶均等谓如来乞食。入诸聚落。随施所得。不贪珍味。若美若恶。而无分别。是名不贪珍味美恶均等。二为破我慢贵贱同游谓如来乞食。为破我慢自高。于富贵贫贱等家。皆无拣择。是名破我慢贵贱同游。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谓如来无有饥渴羸损瘦乏等苦。为众生故。以平等慈悲。现行乞食。广作利益。是名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上篇:佛行离地三意 | 下篇:三种奇特事 |
【苦寂静】 p0842 瑜伽五十卷二十一页云:云何苦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所有当来后有众苦,皆悉永断,...
筌鱼
发起最胜
二见道与六现观相摄
内缘
降临
为非亲尼作衣戒开缘
遍开示
三摩地法
绞饰
二十随烦恼与十烦恼俱不俱起
观经曼荼罗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佛陀有烦恼吗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佛陀探病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让心先过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