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即行淫之欲望,与“爱欲”、“色欲”同义。圆觉经载,诸世界一切种性,无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延续...【智者】 p1151 瑜伽九十三卷十九页云:问:何缘智者成智者性?答:于现法中所有集谛,及于后际所有苦谛,皆离系故...【二十二根三界分别】 p0041 俱舍论三卷十二页云:二十二根中,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颂曰:欲色无...华译六度,即檀那(布施)、尸罗(持戒)、羼提(忍辱)、毗离耶(精进)、禅那(禅定)、般若(智慧)。...(修法)修五大明王等法退治怨敌恶魔也。五部尊法之一。补陀落海会轨曰:三降伏法,用金刚部尊等,是故有五大忿怒尊...子题:不得无漉袋行半由旬、杓形漉水袋、宏椁、沙囊、半由旬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四分,作漉水袋如杓形,若三角...【异生性障】 p1116 成唯识论九卷十八页云:一、异生性障。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二乘见道现在前时...(故事)法华经嘱累品说,释迦如来三摩诸菩萨之顶而付嘱法华经: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术语)密教修调伏法之六字经法时,为结缚怨敌或恶病而行之咒术。...【二十二根有无异熟等分别】 p0047 瑜伽五十七卷八页云:问:几有异熟?答:一、十少分。问:几无异熟?答:十...全一卷。刘宋昙摩密多(梵 Dharmamitra)译。又称出深功德经。略称观普贤经、普贤观经、普贤经、观经。收于大正藏第...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许止净(1876 1938),本名业笏,字子晋,号止净,止净也是他的法名。他是江西省彭泽县人,清光绪二年(1876)出生...
【原文】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物在傍,一如干草,才触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则燃者...一天早晨,正当佛陀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时,有一位年老的婆罗门也手持枴杖,挨家挨户的乞食。 佛陀问婆罗门:你...
前面的一科是讲到阿赖耶识的因相。阿赖耶识的因地,主要是分别自性缘起,就是我们善恶的业种子。第二个是分别爱非爱...问: 我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有点怀疑,总觉得:真会有这样的地方吗?我每天坚持念阿弥陀佛,却总对极乐世界...清代有一位圆融大师,字竺峰,俗姓姚,湖州清德人氏。年至二十,发心出家,薙染于杭州石屋巅烟霞寺,旋于昭庆律寺受...
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现自己笨拙,所以老人家自称老拙,高僧大德...问: 现在社会上流传用摸温度来判断亡者的往生去处,此法末学感觉误差会很大,而且佛经好像也没有说何时探温,怎么...
二种嗔报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常为他人求其长短常为他人求其长短者。谓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兴嗔恨。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长短。动辄得咎也。二常为众人之所恼害常为众人之所恼害者。谓因前世嗔恼众人。令不安隐。故感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恼害也。
上篇:二种贪报 | 下篇:世界二义 |
【施于恶田亦有爱果】 p0860 俱舍论十八卷十六页云:若于善田,植施业种;可招爱果。若于恶田,虽施但应招非爱...
淫欲
智者
二十二根三界分别
六波罗密
降伏法
漉水袋制样
异生性障
三摩
结线
二十二根有无异熟等分别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许止净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
佛陀劝孝的偈语

阿赖耶识把种子转成果报时,有哪三种差异
念佛时夹杂着怀疑这样有用吗
念佛贵在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