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为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序品所揭举之三种假观之名,天台宗乃进一步诠释之,即:(一)法假虚实观,为色阴之法。(二)受...一切法有二大别,曰有漏无漏。漏、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之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故名曰漏。言有...指一心之中同时证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等三智之果。又作三智一心、不思议三智。天台宗谓修习空、假、中三观,...(杂名)灌顶前有杨枝,金刚线之二种,灌顶后有金錍,明镜,宝轮,法螺之四种。见大疏八,演奥钞三十。...又作旋机。为古代之天文观测仪器。以其随星之运行而回转,故用以比喻:(一)人心即随着烦恼而辗转不息。(二)禅林中,...(修法)迦楼罗鸟之修法。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品一卷,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舍法一卷,具说其法。案...(地名)梵名沙罗Sāla,译为牢固。佛在此林中取涅槃。慈恩寺传序曰:提河辍润,坚林晦影。...(名数)胎藏界之曼荼罗分佛莲金三部。【又】胎藏界与金刚界与苏悉地法为三部。...又称倒影塔。位于甘肃武威城内。相传系前秦苻坚之国师鸠摩罗什往中原时,途经武威之译经处,罗什前后在此宣扬佛法十...【无贪迹及无瞋迹】 p1085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一、无贪迹。谓能持尸罗蕴法义,故名迹。若未受者、令进受;若已受者...【非学非无学法】 p0717 瑜伽六十六卷十七页云:云何非学非无学法?谓除先所说学无学法,所余预流,乃至阿罗汉...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有人预测我们可能会进入一个萧条时期,这个时期如果慢的话可能会持续好几年,所以我们最好做好节衣缩食的准备,当然...
《毗耶娑经》特别提出讨论了布施的原则和功德,也就是我们现代人常讲的要有爱心,要帮助人。那么,通过研究布施这个...
虽然同样是学佛,但是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种种宗派,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法门呢?这个非常重要。选择法门不是靠我们...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佛的智慧, 清楚辨知烦恼的缘起,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下。 我们所处的世界,都是自己...问: 是否存在舍报往生法,即舍去当生快速求生净土,在家人可以操作吗? 大安法师答: 在净土宗的历史上,舍报往生...荤素之争已经不知进行了多少年代。并且,越来越激烈。争论的焦点是:素食是不是营养不良。其实,参与争论的人有一部...
问: 在师父讲到的《四种清净明诲》中,淫、杀、盗、妄,动个念头也不行,我们在家居士不是成佛没希望了吗?夫妻生...
( 第一讲) 好,各位有缘,南无阿弥陀佛。 断疑生信,印祖的开示讲给大家听。 今天我们说一下,印祖关于说念阿弥陀...
四门游观
【三藏法数】
[出佛本行集经] 经云。尔时虚空有一天子。名曰作作瓶。见悉达太子在于宫内。恐其着五欲乐。乃言。我当为彼作于厌离之想。即以威神感动。令其宫内所作音乐。皆为不顺五欲之事。唯传涅槃微妙之声。欲令厌离世间。心生觉悟。太子闻是声已。遂发出游之心。即向迦毗罗城四门游观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梵语迦毗罗。华言能仁住处。)东门见老人时太子欲向园林游观。净饭王闻之。于是敕令街巷洒扫严净。其有老病死亡之人。悉令驱遂。勿使太子见之。心有所厌。
上篇:四种颂 | 下篇:出家四愿 |
【六句义】 这是古代印度胜论学派的哲学。指实、德、业、同、异、和合六句,相传系古代印度胜论学派之祖优楼佉所立...
三假观
有漏无漏
一心三智
灌顶坛授弟子道具
璇玑
迦楼罗法
坚林
三部
罗什塔
无贪迹及无瞋迹
非学非无学法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在经济危机下你可以过得很简单

布施的原则和功德

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最适合我
圣严法师《烦恼如雾起云生》
舍报往生法是否可取?
素食不会营养不良的道理与正确吃法

在家居士对「四种清净明诲」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