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亦名:请净主法 子题:展转净主请法、衣药钵展转净施主、真实净主请法、衣药钵真实净施主、钱宝净主请法 行事钞·二...(杂名)金饰之棺也。水经注曰:佛涅槃后,香花供养,盛以金棺。...谓二种佛菩萨之身。即正法轮身与教令轮身。以其具有摧破众生烦恼之力,故称轮身。(一)正法轮身,如般若菩萨等,乃现...(职位)禅林之语。丛林旧参,能谙礼乐,指导四方来之云衲者。...梵名 Astasāhasrikā-prajāpāramitā。凡十卷二十九品。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小品经、新小...谓作教相判释,当于判释中,摄尽一切教而无所缺遗,若未能摄尽,即成过失。 p6849...指密教胎藏界三重曼荼罗之最外院;其处为“世天”等所住,故称世间天院。三种悉地陀罗尼法(大一八·九一一中):“...(术语)大慈弘誓之船也。万善同归集六曰:驾大般若之慈航,越三有之苦津。...(术语)谓万象皆假有非本来实有也。未显法性真如也。...(譬喻)恶魔名。俱舍光记八曰:魔罗名度使。度使,此云毁坏。...又称方便菩提。就佛三身而言,可分为三种菩提,应化佛菩提为其中之一。谓于应当示现化导之处所,随即示现。如释尊出...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净快乐的佛世界 我们常常说要往生极乐,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往生」的意义,所以嘴...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的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想要改变,没有其他情况。 佛陀不能改变你,佛陀...净土法门之所以异于通途法门而被称为特别法门或易行道者,盖在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慈悲大愿接引众生,而众生则以...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怎么办? 那就用你的心念圣号,不能磕头,就以观想来磕头。但...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城托钵的途中,在祠庙边遇到一位内心起了贪念的比丘,佛陀告诉...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容易打妄语;有时修行人为了名闻利养,也会打大妄语。例如自...
四方行七步
【三藏法数】
[出佛本行集经] 谓如来初降生时。于上方面。各行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行七步已。先观东方。口自出言。世间之中。我为最胜。我从今日生分已尽。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余方悉然。一东行七步东行七步者。涅槃经云。示为众生而作导首也。二南行七步南行七步者。经云。示现欲为无量众生作最上福田也。三西行七步西行七步者。经云。示现无尽永断生死。是最后身也。四北行七步北行七步者。经云。示现已度诸有生死也。
上篇:世医四法喻如来 | 下篇:论藏华梵四名 |
乐著涅槃不想利益众生,这是小乘人的境界。...
净主请法
金棺
二种轮身
参头
小品般若经
摄教未尽过失
世间天院
慈航
本来空
度使
应化佛菩提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往生」与「枉死」

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救不了你
往生既得不退转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摄诸根得离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