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一)印度之古称。又作天笃、天督、天毒、身毒。后汉书西域传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俗与月氏...梵语 udāna。又作乌拖南、嗢拖那、邬陀南、优檀那、忧陀那、郁陀那。(一)十二部经(佛经之十二种体裁或形式)之一...明末清初律僧。云南禄丰人,俗姓王。字静观。通儒学,然发绝尘之志,从翠峰西林寺心田出家,通达内典,遍游诸方。明...【非一向论】 p0715 显扬五卷一页云:非一向论者:非一切乐,悉应习近。谓能引无义利者。非一切乐,悉不习近。...(菩萨)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诤论,以梵网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为...据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应尽还源品、大般涅槃经疏卷一载,释尊于拘尸那竭罗城外之熙连河畔将入灭时,其卧床四周有八株...(术语)金刚界之大日如来说法处也,不坏金刚者,叹诸尊之身,常住坚固,光明心者,叹其心之觉德,以五智配之,则当...【自体色与根所取色】 能造四大造作一切色法,但所谓一切色法,不出‘自体色’与‘根所取色’两大类。一者自体色就...佛成等正觉时的座位,在摩羯陀国菩提伽耶菩提树下。...(术语)闇且钝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根闇钝,矬陋癵躄。...(术语)有漏法与无漏法也。漏为烦恼之异名。三界之诸法为有漏法。三乘之圣道及涅槃界为无漏法。...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白骨观即观想人的身体成为白骨的修法。贪欲炽盛的众生为制伏贪毒,可修此观。又作骨想观。依《俱舍论》卷二十二,此...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也懂得很多的道理,但由于他没有腿,所以不...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它本质上是苦...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里常住,请记住以下黄金定律: 第一则:常住不养闲人,僧团不养懒人。即出家,要学会适应环境,...问: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知义法师答: 所谓病,可分为心病和身病两种,心病是内在的贪、嗔、痴等的业障病,身病是...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
有所求即遭受苦,没有想要求时就快乐。 菩提达摩在论中说: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云:弟子某,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结法侣若干人,同会一处,专修...
三苦对三界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苦苦对欲界谓三界受生。无非是苦。欲界诸境逼迫。苦中复苦。故云苦苦对欲界。二坏苦对色界谓乐坏时苦。名为坏苦。如色界天受禅味之乐。报尽还于五道。受生死苦。故云坏苦对色界。(五道者。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三行苦对无色界谓虽无苦乐之境任运。心有生灭名为行苦。如无色界中。虽无质碍之色。而有漏心识。自然是苦。故名行苦对无色界。
上篇:汤泉三缘 | 下篇:三千世界 |
(物名)旧称曰尼师檀,新称曰尼师但那Niṣīdana,译曰随坐衣、坐卧具、坐具。四分律十九曰:为三缘制之:一为护身...
天竺
优陀那
书祯
非一向论
菩萨僧
非枯非荣
不坏金刚光明心殿
自体色与根所取色
金刚座
闇钝
漏无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修白骨观的三个阶段

「理悟」是眼目,「事修」则是两条腿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出家后请记住以下十条黄金定律
学佛虔诚为何多病
为什么鸡蛋和牛奶不能吃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