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一)梵语 hastin。为象之别名。据隋代吉藏之百论疏卷上之下载,象有七肢,以手为殊胜故,遂取名为“有手”。同书并...据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名数)一、幻,幻术师所作之种种相貌也。二、阳炎,热空尘等因缘和合,于旷野之中现水相者也。三、梦,睡眠中所见...凡三卷。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原名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五代、宋以后始改今名。记载东汉至东晋之轶事琐语...指深行之菩萨。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八下):“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又发自利利他之愿心,实...(术语)二教论上曰:不中之法离于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一是约于离空实非空实三相之义,显三种平等,而重三如...又作钟楼。俗称钟撞堂、钟堂、钟台、钓钟堂。为七堂之一。即寺庙中悬挂梵钟之堂宇。古时与经楼相对,通常与鼓楼分居...真谛诠空,俗谛诠有,性空不乖相有,相有也不离性空,理事无碍,故不二。...【一大劫】 古代印度的计时单位,一期世界之始末,总括成住坏空四劫,称为一大劫。《瑜伽师地论》卷二载:‘又此世...【愁叹苦懮扰恼】 p1244 法蕴足论十卷三十一页云:云何发生愁叹苦懮扰恼?谓有一类、或因父母兄弟姊妹师友死故,或...(名数)一、生老病死苦,八苦之中,开之而为四苦。二、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也。三、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
龙舒居士在这里用起兴的手法,最后落实在我们平时没有注意,但是非常重要的一桩事情上。 我们就像前面说的,只知道...
南瓜 南瓜含有胡萝卜素 打榜理由:同样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 营养速查:南瓜营养丰富且全面,果实中含有糖类、维生素...有些人在遭遇困难时,就说:这是我的业障重。不仅是遇到了麻烦事,有时明明一帆风顺,只不过事情忙了一点,也会说:...一、做正信的学佛人 既然我们大家学佛,我们要明白,释迦牟尼讲的是认识宇宙真相的道理,问你到底从哪里来,将来到...
我们学《地藏经》就知道,佛菩萨都是在利益众生,而凡夫都是在利益自己。坚固的执着个人的利益、个人的财产、个人的...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锅漏匠,由谛闲法师安排他在一个破庙里修行,因为他小时贫苦,没有读...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了伤,这是否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关?这是属于因果的报应,如...
三无明
【三藏法数】
[出佛说决定义经] 一痴无明谓人遇痴暗钝。无所明了。而于正法不能生信。唯逐邪教。妄执倒见。是名痴无明。二迷无明谓人昏迷不了。惑于五尘等境。不能观察其患。及起贪染之心。是名迷无明。(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三颠无明谓人无所明了。而于正法起邪倒见。如常计无常。乐计非乐等。是名颠无明。
上篇:三种恶 | 下篇:三随烦恼 |
(术语)此为区划日月之运行以平常目见之群星为标据,而为天之分野者。其数所以举二十八者,似划白月一日至黑月终之...
有手
十四无畏
十缘生句
世说新语
大菩萨
如如如说
钟楼
真俗不二
一大劫
愁叹苦懮扰恼
五苦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我们怎样为死亡做准备

春节餐桌必备的10大素食食材
圣严法师《不要埋怨是业障》
圆满人身的修养

生活在别人的口中,这样的人多没智慧
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