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五事三无漏学及彼眷属分别】 p0291 瑜伽七十二卷十五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是增上戒,增上戒眷属?几是增上心,...云何有色?几是有色?为何义故观有色耶?谓色自性故、依大种故、喜集故、有方所故、处遍满故、方所可说故、方处所行...佛的德号,因佛是一切众生究竟的依处。...譬喻受佛陀教法之一切众生,犹如受雨水滋润之草木。(参阅“三草二木”603) p4312...(名数)是日本台密所立苏悉地之法王也。...子题:调达、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三逆、阐提、阿阇世二逆、黑绳地狱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如上所列,审能护...梵语 anātman 或 nir-ā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又作无余灰断、焚身灰智。略称灰灭、灰断。即将肉身焚烧成灰,将心智灭除之意。亦即将身心悉归于空寂无为之涅槃界。...(动物)梵云臊陀。或云叔迦Śuka,能作人言。见名义集二。...(一)位于湖北江陵。开创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后依会稽僧昙翼之奏请,乃改为承天寺。隋炀帝曾增建殿阁。宋代...【奢羯罗城】 p1174 西域记四卷一页云:大城西南十四五里、至奢羯罗故城。垣堵虽坏;基趾尚固。周二十余里。其中更...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佛殿、佛像的庄严与肃穆,能令我们肃然起敬,心自然不会胡思...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权答: 我们年节祭拜父母祖先、清明扫墓、超渡七世父母、超渡...
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是,他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 随着毕业典礼的临近,年轻人期...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是面对整个社会的大学校。本文作者永信法师认为作为僧人,切不...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到底佛教讲的业障是什么?真的会为我们带来灾难吗? 依照《...人生在世,为贪恋财色名食,汲汲营营。时刻不断,争名夺利。勤劳者争得多,懒惰者争得少。争得多、争得少,全都活不...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据《中阿含 箭喻经》第十所载: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鬘童子午后静坐时,独自思维,心中有很...
三义欢喜
【三藏法数】
[出观经妙宗钞] 观无量寿佛经疏。因释阿难及天龙等。闻法欢喜。作礼而去。故以三义释之。(梵语阿难。华言庆喜。)一遇人欢喜人即佛也。谓佛具足四无碍智。说观彼佛之法。离于错谬。今遇此人。宁不欢喜。是名遇人欢喜。(四无碍智者。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智也。彼佛即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二闻法欢喜谓所说观佛之法。一十六门。曲尽其妙。能令凡心入深三昧。闻如是法。岂不欢喜。是名闻法欢喜。(一十六观门者。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八功德水观。
上篇:三种圆满安乐 | 下篇:龙华三会 |
(名数)禅宗分派之概称。...
五事三无漏学及彼眷属分别
有色
毕竟依
草木
五部苏悉地法王
三宝所归无虚
无我
灰身灭智
鹦鹉
承天寺
奢羯罗城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推荐】多少次我们与幸福擦肩而过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佛说不敬、非议或辱骂老师的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