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五事是萨迦耶非萨迦耶分别】 p0291 瑜伽七十三卷九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是萨迦耶?几非萨迦耶?答:相、通二种...谓于虚诳语。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虚诳语者。...指理性与事相都毕竟空无的事物,如龟毛兔角,就是毕竟空无的事物。毕竟无与毕竟空不同,毕竟空的空是指性空,其外相...自古为南北交通之要冲,位于湖北长江北岸,北接汉水流域。历代祖师于此驻锡宏传佛法者多人,如慧远之弟慧持辞别道安...(名数)金刚界五部之部母。主各生当部功德之德之尊也,如典藏主。一佛部,佛眼尊也。但秘藏记,谓此部之部主为大日...亦名:四种三宝 子题:理体三宝、化相三宝、住持三宝、一体三宝、理体三宝独出戒疏、拘邻 戒本疏·释皈敬偈:“众相...为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此外道计执一切众生之罪福皆为大自在天所作,非人之业报所招感。自在天喜,则众生安乐;自在天...即火化五蕴成灰烬之意。二乘之人于断除三界烦恼而悟道后,以火光三昧烧化色身,灭绝心智,而入于空寂之涅槃界,称为...(杂语)丛林之隐语。云鸡也。东坡志林曰: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法相宗立“所薰”之条件有四种,称为所薰四义。所薰,为“能薰”之对称,两者互成薰习之义,惟能薰为主体,所薰为客...(譬喻)正法能渡生死海之人,故譬之于桥。大集经五十六曰:正法桥破坏,法足不复行。...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有名望、没名望,总是有著许多的牵...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去应供,斋毕,大众正静默等待佛陀开示时,突然于人群中传来阵阵骚动。 有人说:你看!...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佛陀为我们揭示了一切皆苦的实相,更告诉我们解决痛苦的根本方法。因此佛教并不是要大家吃苦的宗教,佛教是指示我们...
你们看过《西厢记》、《红楼梦》没有?男女害相思病的时候,茶不思、饭不想,你们大概没有这种专情的经验。现在男女...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了普陀山比较特别的一个地方。那我们都知道观世音菩萨的根本道场在极乐世界...21世纪是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精神财富的流失。信仰缺失、焦虑不安、冷漠空...从前,有一个女子,到了一户人的家里。这个女子长得端正庄严,容貌十分美丽,穿戴珠光宝气,装饰得异常华贵。 这家...
三种圆满安乐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成就加行圆满谓修菩萨行者。于净戒中不敢毁犯。于身语意清净无染。若有过失。即能忏悔。令其戒体圆满无亏。是名成就加行圆满。二成就意乐圆满谓修菩萨行者。为法出家。不为活命。但为求无上菩提及求大涅槃乐。勇猛精进。不生懈怠之心。不杂众恶之法。不受当来生老病死之苦。是名成就意乐圆满。(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三成就宿因圆满谓修菩萨行者。于宿世中曾修福善。故于今生种种资身之具。悉无匮乏。复能为他广行惠施。心不悭吝。是名成
上篇:三支比量 | 下篇:三义欢喜 |
(流派)我国禅宗分派之概称。自初祖达磨五传而至五祖弘忍,忍之下,分北宗神秀,与南宗慧能二派。北宗行于北地,后...
五事是萨迦耶非萨迦耶分别
有虚诳语者
毕竟无
荆州
五部母
三宝四种
无惭外道
灰沙
钻篱菜
所薰四义
正法桥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圣严法师《时时提起无常观》
花饰比丘的因缘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佛教对物质生活的看法

女人八条绳子就把男人捆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