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五种能解甚深义理密意依处】 p0290 瑜伽四十七卷三页云:当知菩萨、能解甚深义理密意,亦五依处。何等为五?谓于...永断习气者,谓一切智者,于非一切智所作不现行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此中显示一切智者于所有能表有余烦恼所知...比丘拿东西送给在家人,希望得到的人生起报恩的心,可是不得到的人便很不高兴,这样有伤平等施心,这种情形叫做污家...梵语 pacābhijā。意译作五神通、五旬。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大智度论卷五](参阅“五通...(术语)印契名。又名火院,火炎,火院界印,或火院密缝印。为使四方结界外,围绕以火,令魔不能入所结之印明也。以...子题:佛宝、法宝、僧宝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正是一法,有何差别?’答:...梵语 anapatrāpya,或 atrapā。指做别人认为罪恶之事,而不感惭愧,亦不害怕。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谓人受五欲六尘之影响,而使自性不得清净。又污染亦含有烦恼之意。无量寿经卷下,以莲花比喻清净无污染。盖莲花出污...(印相)乌枢瑟摩经上曰:其问法相,并其五指,微屈之,如仰鏊形,引手向掌,向前如来也。...(譬喻)喻无理强求也。本缘经曰:譬如钻水求酥,理实难得。...对,障碍、拘碍之义。指六识及与其相应之心所被所缘之境所拘碍,于他不得生起。乃三有对之一。盖六识与心所仅能于自...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第三则是精进念佛行。 一、信 修行佛教任何一种法门首先都要强...一、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有人刚过花甲之年,就不断暗示自己老...问: 《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给遗弃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给伤害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 给欺骗你的人报恩吧,因...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用这句话。卑就是谦卑;牧就是驾驭,驾驭什么呢?驾驭傲慢,要...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的人,你要去伺候他,还要尽量去照顾他,还要给他药。这是对...佛在印度罗阅祗竹园中传法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摩达王。 此时,摩达王正准备出兵征讨,在国内招兵买马,征百万人民...堵车时最不该做的事 所谓放下执著,并非指不生活了,饭也不吃了,觉也不睡了。这不叫放下,乃为另一种执著。人活在...
岌法师三教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岌。武丘人也。谓其以此三教。判如来一代所说之法也。一有相教谓佛设教。于十二年说阿含经已前。见有得道。是名有相教。(见有得道者。谓二乘见一切法是有。不离色心。因而得道也。)二无相教谓佛设教。于十二年说阿含经已后。齐至法华。见空得道。是名无相教。(齐即齐限。见空得道者。谓菩萨见一切法皆空。因而得道也。)三常住教谓佛设教。最后有无双照。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阐提。皆得作佛。是名常住教。(梵语阐提。华言信不具。)
上篇:三宗 | 下篇:三等流 |
(故事)法华文句八下曰:诱拐五百比丘,而破和合僧(是一)。掷大石而自佛身出血(是二)。教阿阇世王放醉象使之践...
五种能解甚深义理密意依处
永断习气
污家
般遮旬
金刚炎
三宝一义相有差别
无愧
污染
问法印
钻水求酥
所缘有对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忘了这些,会使你年轻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里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