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看护有病之人,当行五种之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恶贼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三有慈悲心不为衣食,...亦名:不舐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舐食者,吐舌舐饭也。”(事钞记卷二五·四一·一四)...无想异熟者,谓已生无想有情天,于不恒行心心法灭,假立无想异熟。...【亲里寻】 p1385 法蕴足论八卷十六页云:云何亲里寻?谓于亲里,欲令安乐,得胜朋伴,无有恼害,成就一切无恼害法...丛林中,常侍祖塔之图像者。又称侍真侍者。亦即塔主。真者,即祖师之图像。此外,掌理尊宿之葬仪者,亦称侍真侍者;...【广苞大义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摄大乘论》,这是总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释《阿毗达磨集论》...为密教表示菩提心依次转升的五种阶段之用语。密教之修行者发菩提心时,自因至果转升之次第,分为五阶段,配合悉昙字...指寒食之日。为丛林行事之一。寒食系冬至后之第一○五天,至此日时,须食用生冷不煮之物。大应录卷上(大八○·一○...指报身具有说法、可见、诸业不休息、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等五相。(一)说法相,谓报身为众生而说法。(二)可见相,谓...(行事)鱼族供养之施食会。渔夫对于平生之杀生为荐后生菩提或航海中遭难鱼族为祟,投饮食于河海施食供养也。...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梁云娣老居士,是江苏省宜兴市新街百合村人,于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农历四月二十四)八点四十五分,在佛号中安详...
昔日,佛陀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那难陀城的波婆利掩次林中。当时,有长者子,名为坚固,来拜谒佛陀,他顶礼佛足...
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应该是以放下与离欲为目标。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但是不可...诸位同学: 九月十七号郭士范同学要我来跟大家谈一谈修行的方法,那么我是告诉郭同学,因为台大刚开学没有多久,一...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十不起贪计身见愿。这一愿意谓:设...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反复提到了诸佛说诚实言一语。如经文说: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
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第四生命,第五生死。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第一个我们...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果能秉持这个目标而精进办道,贯注精神,一心一意,安住如来正法当...
大小二化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大化身谓佛被大乘菩萨之机。或现八万四千相好之身。或现微尘数相好之身。满虚空中。是名大化身。二小化身谓佛被小乘及人天等机。或现三十二相。一丈六尺之身。是名小化身。(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狮子相。身端直相。肩端直相。肩圆
上篇:二种色身 | 下篇:佛二种十身 |
【思惟五事能入世出世静虑无色分别】 p0854 瑜伽七十二卷十六页云:问:是五事中,思惟几事,能入世间初静虑定...
瞻病五德
舐食戒释名
无想异熟
亲里寻
侍真
广苞大义支
五转
一百单五
报身五种相
鱼施饿鬼
二乘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梁云娣老居士往生记

佛陀劝诫比丘勿以神通度众

努力工作,但不能混杂贪念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说诚实言--佛教戒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