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簸】 大品簸字门,入诸法簸字不可得故。论曰:若闻湿波字,即知一切法如湿波字不可得。湿波字无义,故不释。...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三昧,能示现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称意生身。据楞伽经...(衣服)Uttarāsanga,上衣,大衣,七条衣也。饰宗记五末曰:郁多罗僧伽,译云上着衣也。言于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一)谓二种修行,即自利行与化他行。 (二)谓烦恼、所知二障之现行,华严经卷十二(大一○·五七下):“妙悟皆满,...子题:横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诸受持衣,虽被穿破,不失受。若上二衣,广边八指内,长边一[打-丁+桀]手内穿,...即酒味。我国北方人呼酒味为两。[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二、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二] p4336...(术语)广大之利益。无量寿经下曰:当知此人为得大利。...【一切种施】 p0004 瑜伽三十九卷十七页云:云何菩萨一切种施?当知此施,有十三相。一、无依施,二、广大施,...【无学正见】 p1068 集异门论二十卷十二页云:云何无学正见?答:尽智无生智尽所不摄无学慧,是名无学正见。...束腰之带子。又称勒帛。禅苑清规卷九(卍续一一一·四六四下):“须系腰条,不用勒巾答膊。” p4390...【自业自得】 一切善行、恶行,凡自身所造之业因,必由自身承受所造成的苦、乐之结果,此又称自作自受。一般称受到...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净土之为教,仰承阿弥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愿力,摄取十方一切众生,凡具信心者,皆得往生。 信者,信有西方净...
居士们的心都是负担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有千斤重担一样。有哪些事情放不下呢?有的放不下家务,放不下...世间万事有缓急轻重之别,遇到灾难危急之时应取重舍轻,做紧急之事,而非目前所急的事情可以慢慢的来进行,才是聪明...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不愿意听同事们背后的议论,所以她总是尽量躲开人多的场合,完...
在电影院排队买票,我前面是一对年轻恋人,刚排到他们,一位妈妈领着孩子急匆匆挤过来,直接冲售票小姐说:我们的已...
净业行人常常观照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净业成就有很大助益。我们这一世的生命是因缘所生法,八苦交煎,本质...问: 领导是门艺术。如果弟子做事不积极,让他做不如自己动手更省事时,在这种情况下,法师会自己动手吗?领导者追...【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三个字绝对不能忽略的!因为在整个修行当中,不管是你的因地,...
一默
【三藏法数】
[出维摩经] 默者无言也。默必对说。诸佛菩萨或说或默。皆能显于妙理。故经中三十二菩萨。各谈不二法门竟。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此即默而说。即说而默也。(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维摩诘。华言净名。)
上篇:一瞬 | 下篇:一时 |
(名数)一大曼荼罗,总集诸尊之坛场(即旧译曰坛者)及其诸尊之形体,并图画其坛场之全体及诸尊一一者是也。是为曼...
簸
三种意生身
郁多罗僧伽
二行
三衣损破失受否
酒两
大利
一切种施
无学正见
勒巾
自业自得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当妄心杂乱之顷,念佛自然随念寂静

放下心中千斤重担
估客驼尸
心律法师:遇到小人怎么办

该让的让过,福报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