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吒婆】 秦言障碍。大品吒字门,入诸法制伏不可得故。论云:知一切法无障碍相。华严唱瑟吒字时,名普光明,息...(一)极乐净土之庄严功德可分为三类。又作三种成就愿心庄严、三种愿严、三严。即:(一)国土庄严,即佛国土之庄严功德...(一)即随缘真如与不变真如。(一)不守自性,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者,称为随缘真如。(二)随缘而为万差诸法...亦名:三衣披着法式凡经四制、袈裟披着法式 子题:制袈裟左臂坐具在袈裟下、制衣角在肩后听以尼师坛镇之、制还以衣...天台宗判涅槃经说相之语。所谓追说,废止先前法华之会座,再取四教之说;所谓追泯,于法华会座之后,即谈佛性常住之...(术语)言一切妄想都断尽之人也。碧岩四十一则曰:赵州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种电钞曰:大死底人者,心智俱...【一分障】 p0003 辩中边论上卷十页云:一分障者:谓烦恼障。障声闻等种姓法故。...【无足有情】 p1062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无足有情者:如蛇等。...(1044~1091)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虔州(江西赣县)人,俗姓熊。法号从悦。十五岁出家,十六岁受具足戒,为宝峰克...【自性清净涅槃】 唯识宗所立的四种涅槃之一。《成唯识论》卷十载: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指一切法之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云何修道?谓见道上所有世间道、出世间道、软道、中道、上道、方便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等,皆名修道。所以者...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居士叫做因儒童居士,这个居士信奉婆罗门教,生长在一个大富长者的家庭,后来他喜欢上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一段就是说鬼神能使你堕恶道,因为在你做不了主的时候,鬼神使你变恶,不必等到死后。我们现在...
梦参老和尚(1915.7.13 - 2017.11.27),世寿103岁,僧腊87载。曾亲炙虚云、慈舟、倓虚、弘一等近代高僧,显密兼修...
修忍的利益,如《菩萨地》所说: 菩萨首先观察安忍有种种胜利,即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乖离少、喜乐多,临终时心无...从前有一位农夫,原本过著安贫乐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锄头巡田看水,逍遥自在。 有一天,他挖地时,突然铿一声,挖到...
一、学统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岳慧思承此一心三观,并依《法华经》的义旨构成诸法实相论,...
同样一杯水,六道众生以及佛菩萨所见到的是不同的。地狱众生看到的是炽热的铁汁;饿鬼众生看到的是脓血;人看到的是...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他说:人!生死很可怕,随时都有变化,不一定能让我们有个完整...
一色
【三藏法数】
[出仁王经疏] 色者。眼根所对之色也。色即法界。具足三谛。以一切法体性融通。互摄无碍。若一切色即一色。此是真谛。忘泯一切法也。若一色即一切色。此是俗谛。建立一切法也。若非一非一切。亦一亦一切。此是中谛。双遮双照。即中道也。尽理言之。非但色之一尘具足三谛。声香味触法五尘莫不皆然。举色则一切法皆在于色。色外无法。举香则一切法皆在于香。香外无法。疏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是也。(法界者。法法皆以三谛而为界分。即是理也。双遮照者。遮谓遮情。照谓照性
上篇:一机 | 下篇:一指 |
(术语)异之原因。别途之原因。遗教经曰:集实是因,更无异因。...
吒婆
三种庄严
二如
三衣披着法式
追说追泯
大死底人
一分障
无足有情
兜率从悦
自性清净涅槃
修道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没有善根你怎么能听到佛法

临终时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入恶道

梦参老和尚十大经典开示

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
纯金的罗汉

各宗要略:天台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