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譬喻)轮回无极,譬如汲井水之车轮。楞伽经四曰: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原人论曰: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亦名:随经律 子题:随律之经、七灭、六报、犯聚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经中明律,名随经律。如涅槃、遗教等。”...【意根坏】 p1207 瑜伽五十四卷二十一页云:问:由几因缘、意根坏耶?答:由四因缘。一、由盖所作。谓于五盖中、随...(譬喻)有生者有死,由于无常之理,因而譬无常之理曰杀鬼。杀人之幽鬼也。止观七曰:无常杀鬼不择豪贤。毗奈耶律三...【五种教诫】 p0262 瑜伽三十八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教诫?当知教诫、略有五种。一者、遮止有罪现行。二者、开许无罪...梵语 pudgala。(一)又作富特伽罗、弗伽罗、福伽罗。译为人、众生、数取趣、众数者。指轮回转生之主体而言。数取趣,...诸经所说八大观音之名有异,而以如下二说最为普遍,一说为:不空罥索、毗俱胝、十一面、马头、忿怒钩、如意轮、不空...【内门】 p0365 集论二卷七页云:云何内门。几是内门。为何义故观内门耶。谓外门相违是内门义。除四界二处全及余一...(术语)使有情得同等类似果报之因,名为众同分。俱舍论十五曰:弃舍众同分。谓人之死也。...Hongfazang 相传刻于元代的官版卷轴式藏经,但至今尚未发现流传的印本。一般认为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植物)微风吹树叶,出音乐之声者。阿弥陀经曰: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来,我们都将这种矛盾称为难以逾越的代沟。比如: 当我们沉醉于流...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用此人统领一聚落。聚落中住着许多婆罗门,有几位婆罗门亲近这...过去,佛陀住在阿毗阇恒河边。一天,有一位比丘来到精舍求见佛陀说:出家众剃除须发,正信出家,虔修梵行,成道时能...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须达长者,对佛法十分恭敬,是非常发心护持佛教的善信檀越,一切僧众日用所...生活在世间,苦多乐少,我们常常要面对痛苦,生命中的逆境人人都不可避免。 经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痛苦,都在反...
问: 为何临命终的时候所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魔所化? 净界法师答: 蕅益大师说,临命终是一个果报相,我...
一直想跟大家聊聊我学佛的经历及感受,虽然从我自身而言,一点也不想再去回顾之前所受的苦难,但因为深感佛法的不可...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
一宗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宗者要也。谓诸大乘经所说虽异。莫大同乎一理。如华严之谈法界。般若之谈佛母。法华之谈实相等。皆以一理为其宗要。钞云。一宗容具多经。是也。
上篇:一音教 | 下篇:一相 |
【白黑二业】 即善恶二业,白业可感净妙清净的乐果,黑业可感秽恶不净的苦果。此又可开为四种:一、白白业:善业而...
汲井轮
随经之律
意根坏
杀鬼
五种教诫
补特伽罗
八大观音
内门
众同分
弘法藏
乐音树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孝顺自己的父母?

智者归命得正道
无着得道

鹦鹉闻法投生天道
苦乐都随缘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学佛治抑郁,驱散阴霾,走向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