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其义有二:(一)广义言之,为密教所行灌顶之总称。灌顶本为印度国王即位或立太子所行之仪式。犹如大乘佛教中,菩萨...(1140~1214)宋代浙江钱塘人。字复之,号铠庵。少读周官,慨然有济世之志。后隐于左溪,尝读楞严及宗镜录,复由宝...梵名 Megha?ri 之音译。意译作德云、功德云、吉祥云。为善财童子所参访的五十三善知识之一。住于南方胜乐国(梵 Rā...(印明)以不动明王为中央,两部大日为两侧士,建立三尊帐者。观无所不至印为三尊帐,三诵阿唅鍐之明。...【正修行中道胜行】 p0506 瑜伽八十卷一页云:复次云何菩萨于正行中,安立所学?谓诸菩萨、具足法住,于依世俗谛道...亦名:心念受舍三衣法、袈裟心念受舍法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心念受舍衣法。五分云,独住比丘三衣中须有换易者...(人名)僧慧琳,南北朝时,得幸于宋文帝,与闻政治,故有此称。佛祖通载八曰:时有僧慧琳者,以才学得幸于帝,与决...(术语)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梵网经...【毗舍佉】 或鼻奢佉。此云别枝,即是氐宿,以生日所值宿为名。...【有生故有老死非离生缘而有老死】 p0563 瑜伽十卷十一页云:问:何故说言有生故有老死;非离生缘而有老死?如...化法四教和化仪四教,合称为八教。化法四教是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化法;化仪...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医学研究证明,与机体老化相关的疾病及基因的突变,都与自由基的损伤有关。因此保持机体足够的抗氧化物质,及时清除...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并以什么心态来衡量。清末大学问家,梁启超先生说...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
问:发菩提心最胜功德,利他自利,为菩萨行。如诸比丘对佛菩萨,发大誓愿,为是义故,其如宰官当权住世,一切易办;...
早晚课是出家人在寺院里修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我觉得,对出家人的生活来说,早晚课是必要的,必须的。在家学佛的...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其中某些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上出现偏颇,他们认为既然是唯心净土...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而由此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第一集:乱世孤旅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
一偈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偈者。西域记云。旧曰偈。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华言颂。诸经虽五字七字为句不同。皆以四句为一偈也。
上篇:一体 | 下篇:一句 |
(名数)华严,天台,真言,禅之四个也。此四者皆是实大乘而最行者。【又】法相,三论,天台,华严也。...
秘密灌顶
吴克己
迷伽室利
九彻印明
正修行中道胜行
三衣心念受舍法
黑衣宰相
自誓受戒
毗舍佉
有生故有老死非离生缘而有老死
八教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抗衰老的蔬菜和水果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人生百空歌

法门无量,愿为先导,世出世法,无愿不成

【推荐】为什么要做早晚课?能得到什么利益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