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菩萨,以戒等四法庄严法身,如世之璎珞庄严身也。一、戒璎珞庄严法身,以戒律庄严法身也。二、三昧璎珞庄严...【命者】 p0813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言命者者:谓寿和合,现存活故。...普贤菩萨劝发品之略称。为法华经卷七第二十八品之品名。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其内容说普贤菩萨自东方...(经名)有五译:一,题曰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佛说灌顶经十二所载,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一卷。二,宋慧简...【四种修三摩地】 p0454 瑜伽六十三卷六页云:复有四种修三摩地。一者、为得现法乐住故。二者、为得胜智见故。三者...(术语)九品之莲台。谓弥陀之净土也。释门正统八曰:修三福业,想像九莲。...转迷而还归寂灭之意。又作还源。与“流转”相对称。据大毗婆沙论卷一○○、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所说,即由修行之功行...(杂名)由十五夜之满月前十五日曰白月,后十五日曰黑月。此一月两分之名,乃印度之历法。如言黑月白月,黑分白分。...【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 p0583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者:谓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指唯有一乘之佛慧;即佛宣说法华经之实智,此智亦为诸佛之实智。盖以此智能证平等之理性,故称平等;又以众生皆可齐...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此中地...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微观人间片段,以小见大,说浮生,道世情,情到深处有大悲。 中古世纪的时候,印度有一位国王,因为长得实在太矮,...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过。他们以为,假使大家不结婚,岂不要灭种吗?人类种都灭了,...
他是善心,修的善业,才感得这个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洲,难民,吃饭都没得吃,饥寒交迫,很苦啊。所以同样在人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拥有世人欣羡的富贵、名位,但为了追求人生的真理,这一切他都...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法师答: 学佛人要严持戒律,这对于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是非常...话说有一天阎罗王召开地狱的干部会议,商讨如何才能让地狱的人口增加,牛头首先发言:我会告诉世间的人们没有天堂,...
众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么方式来追求?他就是用五蕴,身、受、心、法,尤其是感受跟想象。我们凡夫追求快乐是直觉式...
一源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源者。甚深法界之体也。此体不变不迁。非真非妄。因随缘故。有真有妄。若随法性净缘。则能出生诸佛之法。若随无明染缘。则能出生众生之法。染净之缘虽别。法界之体无殊。譬如流水。流虽清浊有异。所出之源是一也。
上篇:一致 | 下篇:一体 |
【等至自在果】 p1120 瑜伽十二卷五页云:等至自在果者:谓于现法乐住,转更明净。又由此故;得不退道。又净修治解...
四种璎珞庄严
命者
劝发品
药师经
四种修三摩地
九莲
还灭
黑白二月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
平等大慧
八难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矮国王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为什么不结婚

改命不是靠捷径,而是修善因
「舍」时的心念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还有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