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密教行者修秘密瑜伽法之坛场,即指金刚、胎藏两部曼荼罗而言。(参阅“金刚界曼荼罗”3547、“胎藏界曼荼罗”3935)...即精进不懈之意。乃为完成人格或实现究极之目的而有的具体之意志表现。佛陀觉悟灭除苦恼之道有八,即八正道,其中“...指不明事理之人。金刚三昧经中载有迷子之譬喻,谓迷子手执金钱,而不知利用,彷徨困苦,无以为生,喻凡夫本具佛性而...(菩萨)药师经曰: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名数)九种之大乘禅也。此为不共于外道二乘而菩萨所修之禅定:一、自性禅,二、一切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正语正业正命】 p0505 大毗婆沙论九十六卷十三页云:问:何故正语业命,立为道支;非觉支耶?答:顺求趣义,是道...亦名:袈裟受法、受三衣法、比丘受三衣法、尼受三衣法 子题:下衣受法、五条正衣受法、割截衣持、屈[袖-由+聂]衣持...(术语)爱自身,是凡夫之欲情也,故自此生种种之苦。金光明经一曰:若自爱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众苦恼。诸佛如来...【薜荔多】 应法师云:正言闭丽多,此云祖父鬼。或言饿鬼,饿鬼劣者。孔雀经作俾(卑寐切)礼多。...【有情世界及器世界不应思议】 p0562 显扬十七卷八页云:论曰:有情世界,器世界,此之二种,虽不依见;亦不应...(杂名)寺院也。僧着缁衣,故曰缁。寺院为僧所居住之丛林,故曰缁林。林者言僧众之多也。唯识枢要上曰:至年十七,...大悲咒修持仪轨...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这次我们再打通了整个欲界来讲,咱们作为人,在四土的凡圣同居,三界的欲界,六道的人道,那么我们一般以为说,人好...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是大乘特别法门,然并不违异于大乘通途之因果律。西方极乐世界...
因果轮回是正知正见,如果拨无因果就是大邪见。所以我们要反过来,要修十善业,于是我们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来反...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侣最显著的标志 剃除须发的出家仪式,自佛世至今二千多年来都没有改变,但是在僧服却依...
很多居士会认为:我没有时间修行。因为我要去挣钱,等我挣了很多钱之后,就可以供养三宝,可以为佛教作贡献。佛经里...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郎,堆着一个粪球,在并不平坦的山路上奔走着,路上有许许多多...
【原文】 刘公讳宽①,其治郡也,有过者以蒲鞭示辱。夫人欲试其怒也,使婢故以羹污朝衣,公但曰:羹烂汝手乎?终不...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太子,内心充满了慈悲,乐善好施,他把王宫...
一真法界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
上篇:一法界 | 下篇:一藏 |
(名数)天台约于四教而立四种阿难。...
秘密瑜伽坛
努力
迷子
药师八大菩萨
九种大禅
正语正业正命
三衣受法
自爱
薜荔多
有情世界及器世界不应思议
缁林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净业助行,培福载道

在名号中化解我们凡夫的心
中国僧服知多少

【推荐】赚钱与修行--对生意者的忠告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刘公真菩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