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地狱卒】 p0615 俱舍论十一卷七页云:诸地狱卒、是有情不?有说:非情。如何动作?有情业力,如成劫风。若尔...梵语波罗蜜多的义译,谓越过生死的大海而到达涅槃的彼岸。...又蕴界处有六种差别,谓外门差别、内门差别、长时差别、分限差别、暂时差别、显示差别。外门差别者,谓多分欲界差别...由先后言之,又分为四人果报。 一、先苦后乐 谓或有人,先生卑贱家,衣食不充,受诸困苦。然心无邪见,自念我...亦名:高胜大床、高床 子题:八指、八种床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高床,谓八指以上。增一云,八种床等。如随相中。...【悦耳语】 p0946 瑜伽八卷十二页云:文句美滑,故名悦耳。...(术语)三涅槃之一。善巧之化益终,而应身亦当灭也。...亦名:自然界众法唯局结界对首心念并通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四种自然。羯磨法中,唯作结界一法,是僧执御。已外...(术语)陷人于暗坑之法。戒疏与咸注中曰:优多者,律中作无烟火坑,以土覆上,令人陷死。梵Gūḍha。...正乘与方便乘之并称。以真正之法门度化众生,称为正乘;以权假施设之法者,则称方便乘。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大三...指能生善福、如意满足所愿之瓶。贤,善之义。以瓶中能出心所欲求之物,故引喻能生善福。又作善瓶、德瓶、满瓶、贤德...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1、广结法缘: 朝山都是朝礼佛法殊胜、菩萨示现的道场。所以朝山者能以虔诚的心朝礼,即能感得种种瑞相参与的众生都...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君子,给我们做了惜福的好榜样。特别是自己家里富的人,要体恤、帮助那些穷亲戚。 我们看范仲淹...单位和家之间的路途有点远,又不在公交线路上,遇上紧急的事,我常打摩的。一次,上班要迟到了,坐摩的到单位,一摸...
在佛的正法的时候,行人的根机都很殊胜,善知识如林。善知识至少是在宗门大彻大悟,在教下大开圆解具眼善知识。如果...
关于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是我们第六意识能够心思口议的,完全是要依止圣教量来了解的。...
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人类的影响应是有所裨益...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净土的念佛法门里头,怎么说呢?一句佛号一块金,多念结成净土因。把这个...
般若咒 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盖指般若为咒。非指揭谛揭谛四句也...
菩萨二心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大慈心慈名爱念。即与乐之心也。谓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是名大慈心。二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
上篇:二种菩萨 | 下篇:二种胜 |
【五种行相观察诸行】 p0284 瑜伽八十八卷七页云:云何名为五种行相观察诸行?一者、观察诸行自性。二者、观察诸行...
地狱卒
到彼岸
六种差别
四人果报
高广大床
悦耳语
方便乘涅槃
摄僧自然界众法唯局别法并通
优多
正乘方便乘
贤瓶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朝山的功德与态度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
认定你这个朋友

这样的时代,罪业众生该如何解脱

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世界名人谈素食

一句佛号一块金,多念结成净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