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脱所属之宗而转于他门也。亦云转宗或转派。多由信仰之变改而行之。...(杂名)阿修罗王与帝释天战斗之场也。...又作本明。谓本觉之体清净光明。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上):“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p1226...【阿檀】 或阿捺摩,此云无我。说文云:我,施身自谓也。华严云:凡夫无智,执着于我。智论明二种:一者邪我,...(杂名)七女经曰:七女告帝释曰:愿与我辈愿,帝释许诺。一女曰:我愿欲得无根无枝无叶树。...(术语)佛殿内僧之坐处,区画内外。内部为内阵。外面为外阵。...子题:八十诵律 行宗记释云:“所引诸经明说,并佛在时说有五部;今言本无异见;显然相违,故须引决。初通二经。涅...【方便事】 p0375 瑜伽八十六卷十页云:方便事者:谓诸根、力、觉支、道支。当知卽是能断见修所断烦恼正方便故。...(名数)萨婆多宗所立。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之七方便位为七贤。信行,法行(初...(本生)世尊与阿难共行,道有童子戏以土为道奉世尊。世尊记此童子曰:此儿我入涅槃后百年,姓孔雀,名阿育,出世当...为字界与字缘之并称。字界,梵语 dhātu,乃梵语文法中动词之语根,又作语界、字元、字体。字缘,梵语 pratyaya,又...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佛陀弟子中乞富不乞贫的怪人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又作须浮帝,须扶提。新作苏补底,苏部底。译言善现,善吉,善业...问: 自己不吃肉,家人吃肉,煮饭的问题怎么解决? 大安法师答: 自己不吃肉,这是好事。自己持戒,但家里人吃肉,...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强求一致。佛法的修持,不外乎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修持次第,不...朱建民校长致辞: 老和尚、仁隐董事长、修慈董事长、隆迅法师、各位法师、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们今天很高兴能请到...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
问: 我打坐,观察身体内自然气息的运转,但是我不持佛号,不持咒,不随息,行吗? 大安法师答: 不行。你打坐的时...
观音菩萨的法门,从显教来说,《心经》讲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其核心内容;就密教而...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方面,止观很重要,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打坐用功都离不开止观...
一乘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 一乘者。佛乘也。乘即运载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故。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也。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由众生机器不等。于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故经云。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后至法华会。三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又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上篇:一理 | 下篇:一雨 |
(术语)于异义难问破斥之也。中论疏四本曰:即难破之。慈恩传四曰:若有难破一条者,我则斩首相谢。...
改宗
修罗场
元明
阿檀
无根树
内阵
律藏教本无分
方便事
七贤七圣
佛陀悬记阿育王
字界字缘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乞富不乞贫的须菩提尊者
自己吃素,家人的煮饭问题怎么解决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梦参老和尚《我在哪里》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打坐只观息,不念佛不持咒可以吗

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