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洪〕赞曰:东坡曰:佛法浸远,真伪相半。寓言指法,大率相似。至于二乘禅定,外道神通。非我肉眼所能勘验。然临死生祸福之际,不容伪矣。吾视颖之谢世。无以异人适城市之易。然真大丈夫也哉。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谓于一微尘中入一切之三昧。华严经称一尘之中现无量刹,入一微尘中三昧,即表示一切诸法事事无碍之理。碧岩录第五十...亦名:守园人 行宗记·释三十舍堕法:“僧伽蓝民,即守园人。”(戒疏记卷一一·五七·二) 资持记·二衣总别篇:“...亦名:导俗化方篇 子题:导俗、化方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导俗化方篇第二十四。(一、叙来意)(一、道俗相济彰益...亦名:十五种默然 子题:十五种默然、五法不应默、五法应默然、五事应和合、羯磨唯加三人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问...(术语)拨者,绝也,除也,除遣为无其事,谓之拨无。拨无因果者,否定因果之道理也,是五见中之邪见也。地藏十轮经...(地名)又作祇洹,祇桓。祇园为祇树园,祇陀园,祇树给孤独园之略。洹桓二字,经论互用。或云梵语,或云汉语。桓者...梵语 mātrkā,巴利语 mātikā。又作摩怛理迦、摩窒里迦、摩帝利迦、摩呾履迦、摩得勒伽、摩夷。意译为母、本母、...【三自性各能作五业】 p0215 瑜伽七十四卷四页云:问:遍计所执自性,能为几业?答:五。一、能生依他起自性。二、...(术语)梵语戍怛罗Stotra,以偈颂而赞叹佛德者。梵语谓之梵赞,汉语谓之汉赞。...系变化食物为诸天及饿鬼肴膳之咒语。又作变食咒、变食陀罗尼。即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所记载(大二一·四六五上)“...(483~515)即北魏第七代皇帝拓跋恪(499~515 在位)。鲜卑人。受孝文帝(471~499 在位)之影响而信奉佛教,亲自...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作为一个朋友,一定要讲信誉。那这个信不欺的意思,也不仅仅指语言上你要履行诺言,还包括更多的方面。 比如朋友托...
第一要 [看破世事] 世事若还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第二要 [斩断牵缠] 牵缠设若不能断,六道轮回在眼前。 第三要...
子三,明业果相续。这个地方讲到的果报,是指的众生跟世界两种的果报。果报为什么相续呢?主要是一种生死业力的推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些人则慈眉善目,忍辱礼让,有一副谦恭待人的好气度。修心必先...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不是虚玄的,一一都有事实可以作为依据。譬如,有日必有夜...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好比一个道场,必须天天要有早晚功课,要是一个寺院,都没有人诵经,做早晚课。那慢慢的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有...
金山达观颖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历代名僧辞典】
禅师名昙颖,生钱塘丘氏。年十三,依龙兴寺为大僧。神情秀特,于书无所不观。为词章多出尘语。十八九游京师。时欧阳文忠公,在场屋。颖识之,游相乐也。初谒大阳明安禅师。问,洞上特设,偏正君臣意,明何事。明安曰:父母未生时事。又问,如何体会。明安曰:夜半正明天晓不露。颖惘然弃去。至石门,谒聪禅师。理明安之语,曰师意如何。聪曰:大阳不道不是。但口门窄,满口说未尽。老僧即不与么。颖曰:如何是父母未生事。聪曰:粪墼子。又问,如何是夜半正明,天晓不露。聪曰:牡丹丛下睡猫儿。颖愈疑骇,日扣之,竟无得益。自奋曰:吾要以死究之。不解终不出山。聪一日见普请。问曰:今日运薪乎。颖曰然运薪。聪曰:云门尝问,人般柴,柴般人,如何会。颖不能对。聪因植杖石坐。笑曰:此事如人学书。点画可效者工,否者拙。何故如此,未忘法耳,如有法执,故自为断续。当笔忘手,手忘心,乃可也。颖于是默契其旨。良久曰:如石头曰: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既曰契理,何谓非悟。聪曰:汝以此句为药语,为病语。颖曰:是药语。聪呵曰:汝乃以病为药,又可哉。颖曰:事如函得盖,理如箭直锋。妙宁有加者。而犹以为病,兹實未谕。聪曰:借其妙至是。亦止明理事而已。祖师意旨智,识所不能到。矧事理能尽乎。故世尊曰:理障碍正知见。事障能续生死。颖恍如梦觉,曰如何受用。聪曰语不离窠臼,安能出盖缠。颖叹曰:纔涉唇吻,便落意思。皆是死门,终非活路。即日辞去,过京师。寓止驸马都尉李端愿之园。日夕问道。一时公卿多就见。闻其议论,随机开悟。李公问曰:人死识归何所。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李公曰:生则端愿已知。曰:生从何来。李公拟议。颖揕其胸,曰: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对曰: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路。颖拓开曰:百年一梦。又问,地狱毕竟是有是无。答曰:诸佛向无中说有,眼见空华。大尉就有中觅无,手掬水月。堪笑,眼前见牢狱不避。心外见天堂欲生。殊不知,欣怖在心,善恶成境。大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进曰:心如何了。答曰:善恶都莫思量。又问,不思量后,心归何所。颖曰:且请太尉皈宅。颖东游初,住舒州香炉峰。移住润州因圣。太平隐静,明州雪窦。又移住金山龙游寺。嘉佑四年除夕。遣侍者持书,别扬州刀景纯学士。曰:明旦当行,不暇相见,厚自爱。景纯开书大惊,曰当奈何,复书决别而已。中夜候吏报,扬州驰书,船将及岸,颖欣然遣挝鼓,升座叙出世本末。谢裨赞丛林者,劝修勿怠。曰吾化,当以贤监寺次补。下座,读景纯书毕。大众拥步,上方丈。颖跏趺,挥令各远立。良久乃化。五年元日也。阅世七十有二,坐五十有三夏。颖英气压诸方。荐福怀禅师,诵十玄谈。至祖意,颖曰:当曰十圣未明此旨。特以声律不协,故尔耳。三贤十圣序,不如是。怀曰:宗门无许事。颖熟视,以手画按。作十字曰:汝识此字乎。汝以谓甑箄耳。怀无能言,颖拂衣去。曰:我要与汝厼死。生吾不敌汝也。
上篇:蒋山元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 下篇:法昌遇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
(杂名)异教名。白莲教之支流,起于清初。其祖曰杨莱如,山东即墨县人,明万历进士。明亡后,从劳山程杨旺学道,后...
尘尘三昧
僧伽蓝民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羯磨所被唯三人
拨无因果
祇园
摩呾理迦
三自性各能作五业
赞
变食真言
北魏宣武帝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哪怕是独处,也不要去交那些损友

修心养性二十四要

如何忏悔重大的罪业
人能百忍自无忧

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还是会得大便宜的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