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菩萨能生净信所有譬喻】 p1134 瑜伽七十九卷十八页云:复次云何菩萨能生净信所有譬喻?谓诸菩萨、从初发心、初中...【诃责犯戒声闻三相】 p1186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二页云:复次由三种相,应正呵责犯戒声闻。一曰:汝期鄙劣活命。二曰...指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弥陀于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历经五劫,参考诸佛之愿,熟思再三,始立四十八愿。其愿超乎世间一...【表诠】 又作依诠谈旨,为‘遮诠’的对称。表者,显其所是;诠者,具说事理。即从正面对事理作表显之叙述,令事理...月轮观五种三昧者:一、刹那心,二、流注心,三、甜美心,四、摧散心,五、明镜心。 一、刹那心 谓初心见道,...(术语)一切众生,譬如狂象恶马。佛譬如像马师而调御之也。无量义经曰:调御大调御,无诸放逸行。犹如像马师,能调...【意不与四不定心所相应】 p1210 成唯识论四卷十九页云:恶作、追悔先所造业。此识任运恒缘现境,非悔先业;故无恶...(经名)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玄应音义八曰:兜沙经,此译云行业经。华严经如来名号品之少分及光明觉品之少分也。...【他化自在天】 p0487 佛地经论五卷十八页云: 他化自在天,乐令他化作诸乐具,显己自在。...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顶位】 p1026 成唯识论九卷六页云: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人的磁场是看不见的,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种磁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的人生,...
放下,就会自在 若悲心庄严,则为人中天,若人无悲心,是则常贫穷,若人柔软心,调伏如真金,若悲在心中,此宝无穷...
《无量寿经》在大乘佛典当中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的翻译的情形,我们就看到这部经典的重要性。 这种重要性从两...俗云:「无事天地宽, 有事天地窄。」这句话是说,如果心中无事,到处都可以自由自在;倘若有事,怎么钻都很难钻出...
地藏法门的修学,要求很高,比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带业往生还要高一层。 在人天福报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在他给孙子的忠告里,他提到了以下10点生活的原则: 1、 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们总是不愿...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养,不是你供养很多了,一支香也...
圆通缘德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历代名僧辞典】
禅师名缘德,生杭州临安黄氏。年十七,师事东山老宿勤公,剃发受具。神观靖深,中空外夷。以精进为佛事。年二十四遍游诸方。烂熳丛席。至襄州清溪,谒进禅师。搂迟不去久之。江南李氏有国日。德混迹南昌之上蓝寺。楚国宋公齐丘,至于经堂。僧众趋迎。德阅经自若。宋公傍立睨之。德不甚顾答。宋公问,上座看甚经。德举示之。宋公异焉。力请住舍利幽谷双岭诸剎。德无所事去留。所至颓然默坐而已。而学徒自成规矩。平生着一衲裙,以绳贯其褶处。夜申其裙,以当被。后主闻其名,致至金陵。问佛法大意,留禁中。又创寺以居之。昭惠后以其子宣城公薨。施钱建寺,于庐山之阴。石耳峰之下。开基日,得金像观世音于地中。赐名圆通焉。本朝遣使,问罪江南后主,纳土矣。而胡则者据守九江不降。大将军曹翰部曲,渡江入寺。禅者惊走。德淡坐如平日。翰至不起不揖。翰怒呵曰:长老不闻。杀人不贬眼将军乎。德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耶。翰大奇增敬。而已曰:禅者何为而散。德曰:击鼓自集。翰遣裨校击之,禅无至者。翰曰:不至何也。德曰:公有杀心故尔。德自起击之,禅者乃集。翰再拜,问决胜之策。德曰:非禅者所知也。太平兴国二年十月七日。升堂曰:脱离世缘,乃在今日。以衲衣并所着木屐,留付山中。使门人累青石为塔。曰他日塔作红色。吾再至也,乃化。阅世八十,坐六十有三夏。谥曰道济禅师。
上篇:瑞鹿先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 下篇:洞山守初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
(物名)以五色彩画之旗也。行事钞下四曰:其堂中置一立像金薄涂之,面向西方。其像右手举,左手中系一彩幡,脚垂曳...
菩萨能生净信所有譬喻
诃责犯戒声闻三相
超世愿
表诠
月轮观之五种三昧
调御
意不与四不定心所相应
兜沙经
他化自在天
无为法
顶位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改变你的磁场

问一声汝今何处去,望三思何日君再来

《无量寿经》十二次翻译带来的启示
看破,放下,觉悟

为何地藏法门的要求比净土法门还高
十点生活的原则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