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洪〕赞曰:闻僧问法眼。如何是曹源一滴水。而法眼但曰:是曹源一滴水。韶乃开悟。夫问词答语,无所增损。所谓悟者,何自而发之。及观韶所对问者。如问古佛心,对曰此问不弱。如问如何是太子身,对曰大家见上座问。则问答之间,不令意根椿立。盖尝曰:大凡言句,须绝渗漏。而学者方争趋微妙之域。欲见祖师之心,譬如趋越而首燕也欤。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人名)元崔氏女子名法珍。后出家为尼。法名弘道。明刻方册大藏缘起,陆光祖序云:昔有女子崔法珍,断臂募刻藏经,...(术语)略称普现三昧。如妙音观音自在示现一切众生色身之三昧名。法华经药王品曰: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属自然崇拜之一种。始于后期自然宗教,乃狩猎时期原始社会意识之反映。最早期之动物崇拜可溯源至法国南部阿里埃日(...(地名)Asta,山名。译曰日没。宗轮论述记曰:梵云頞悉多,此云没。邬陀延此但云出,西方见日西没,呼言頞悉多。...中国古代佛塔。位于福建泉州市西街开元寺。东塔名镇国,西塔名仁寿,耸立于东西广场,相距约200米。东塔始建于唐咸...(?~1063)辽代僧。范阳(河北涿县)人,俗姓张。字贞照。辽兴宗重熙初年礼圆融国师为师,未几罹患脚疾,遂隐于盘...(术语)法者有形无形事理色心之通称,法之有限,谓为法界。弥满于其法界,而无不至,谓为遍周法界。以名法身之功德...子题:道根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云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者,道根日进也。”行宗记释云:“ 道根 即戒。”(戒疏记...(杂名)咒名。译曰慈悲忍辱。见七佛所说神咒经二。...临济宗黄龙派之祖黄龙慧南每设“生缘”、“佛手”、“驴脚”三问,以接化学人,称为黄龙三关。据颂古联珠通集卷三十...行宗记释云:“第四、顺流上下,明非直度也。”(戒疏记卷一四·一八·一三)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缘:一、是...(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人死之后,到哪里去呢?人死之后,在还没有投胎转世之前,他是一个中阴身的地位。 什么叫中阴身?简单的说,就是生...
末法时期的众生,接触的多是念佛法门,比较方便、稳妥、安全。求生西方,即使是往生西方了,也不是说就是证果,也并...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当时只是抱着姑且看看的心态,但在看完后带给人的震撼,却绝不是笔墨可以表达、言语可以形容的...
原文: 然苦乐祸福,本无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不善用心者,固多由乐得苦,由福得祸。 宇青既知...
对于出家人来说,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比丘。受完戒后,要坚持学戒,把戒学好了,才能持戒守戒。那么...
这里有几种念佛方法,都可以对治乱想,防止思业。我今天提出来,给大家作个参考,让大家选择哪一种方法比较方便,比...
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果报,还在贮存当中,这个业力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来贮存,我们先...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说到这里,佛就又跟舍利弗说;...
天台韶国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历代名僧辞典】
天台国师名德韶。处州龙泉人,生陈氏。母叶,梦白光触体。觉而娠,生而杰异。年十五,有梵僧见之。拊其背曰:汝当出家。尘中无置汝所也。乃往依龙归寺剃发。十八诣信州开元寺受满分戒。后唐同光中,谒舒州投子庵主不契。造龙牙遁禅师问。雄雄之尊,因什么亲近不得。遯曰:如火与火。曰忽遇水来,又作么生。遯曰:汝不会我语。又问,天不盖,地不载,此理如何。遯曰:合如是。韶惘然,固要为说。遯曰:道者汝向后自会去。时疏山有矮师叔者。精峭号能啮镞机。韶问,百匝千重是何人境界。矮曰:左搓芒绳缚鬼子。曰不落古今请师说。矮曰不说。曰为什么不说。矮曰:个中不辨有无。韶曰师今善说。矮骇之。久而辞去,所至少留。见知识五十四人,括磨搜剥。穷极隐秘,不知端倪。心志俱疲,至曹山。但随众而已,无所咨参。有僧问,法眼禅师曰:十二时中,如何得顿息万缘去。法眼曰:空与汝为缘耶。色与汝为缘耶。言空为缘,则空本无缘。言色为缘则色心不二。日用果何物为汝缘乎。韶闻悚然异之。又有问者曰:如何是曹源一滴水。法眼曰:是曹源一滴水。于是韶大悟于座下。平生凝滞,涣若冰释,感涕沾衣。法眼曰:汝当大宏吾宗。行矣,无自滞于是。游天台,观智顗禅师遗踪,如故居。眷然有终焉之心。初寓止白沙时。吴越忠懿王,以国子刺台州。雅闻韶名,遣使迎之。申弟子之礼,日夕问道。韶曰:他日为霸主,无忘佛恩。汉干佑元年戊申,王嗣国位。遣使迎至尊,事之以为国师焉。韶说法简而要,拨去枝叶。曰古圣方便,犹如河沙。六祖曰:非风幡动,仁者心动。是为无上心印,至妙法门。我辈称祖师门下士,何以解之。若言风幡不动,汝心妄动。若言不拨风幡,就风幡处通取。若言风幡动处,是什么。若言附物明心不须认物。若言色即是空,若言非风幡动。应须妙会,与祖师意旨了没交涉。既非种种解会,合如何知悉。若真见去,何法门不明。虽百千诸佛方便,一时洞了。或问如何是古佛心。答曰此问不弱。又问亡僧迁化,向何处去。曰终不向汝道。曰为什么不道。曰恐汝不会。问那咤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化生于莲花之上,为父母说法。未审如何是太子身。曰大家见。上座问。故每曰:大凡言句,应须绝渗漏乃可。僧随问,如何是绝渗漏句。曰汝口似鼻孔。又曰:眼中无色识。色中无眼识。眼识二俱空,何能令见色。是眼则不能自见其已体。若不能自见,云何见余物。古圣方便,皆为说破。若于此明得寂静法,不寂静法也收尽。明得远离法,不远离法亦收尽。未来现在,亦无遗余。名一法界,何有遮障,各自信取。僧义寂者,谓韶曰:智者之教,年祀寖远,必多散失。唯新罗国有善本。愿藉禅师慈力,致之使再开,东土人天眼目。于是韶以闻忠懿王。遣使航海,传写以还。而韶适与智者同姓,疑其后身也。开宝四年辛未。华顶西峰忽摧,声震山谷。六月有星,陨于峰顶,林木皆白。二十八日集众告别而化。阅世八十有二坐六十有五夏。
上篇:澧州洛浦安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 下篇:筠州九峰玄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
梵是指色界初禅天的天主,亦即梵王;魔是指欲界第六天之天主,亦即魔王波旬。...
法珍
现一切色身三昧
动物崇拜
頞悉多
开元寺双塔
非浊
遍周法界
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
句多吒
黄龙三关
与尼同乘舟戒犯缘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何谓「中阴身」

临终正念不失,显得尤为重要
引发人性中的贪婪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

出家人应该如何学戒

三种念佛方法可对治妄想

忏悔的心力要强过你造业的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