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初禅天之梵王,为一小世界(即四天下)之主;二禅天之梵王,为小千世界之主;三禅天之梵王,为中千世界之主;四禅天...二谛之一,又名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是深妙的真理的意思。...(杂名)北宗之祖神秀与南宗之祖慧能也。...梵语 dhyāna-maula。又作根本禅、根本等至、八定根本、八根本定。略称根本。四静虑(四禅)与四无色定等八者各有根...【乐受定有】 p1310 五事毗婆沙论下论二十一页云:有余欲令无实乐受,及不苦不乐受。问:彼何缘说无实乐受?答:经...(人名)过去世波罗奈国长者之妇,尝以大便器施辟支佛,因感无量世臭饿鬼之报。见百缘经五。梵Pandara。...我国自汉魏以降,埋葬死者皆有瘗钱,据事物纪原卷九载,汉代之葬礼,昏晚时埋钱于圹中,以为死者之用,称为昏寓钱,...梵语 sat, su, maju。分别音译作萨、苏、曼乳。意译不可思议、绝待、不能比较者。殊胜之经典,称作妙典(特指法华经...(术语)常曰教化,教人转化恶为善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从佛受化。又曰: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华严经疏五曰:化...指迦毗罗城。为释尊之父净饭王之城,故称父城。亦即释尊之出生地。 p1503...(经名)十三卷,赵宋法贤译。佛在迦毗罗国,释众欲闻过去种族之事,佛敕目连说之,次叙摩耶之生缘乃至一代教化之事...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前面是讲总相,这以下讲到他个人在有为当中所选择的一个别相。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 我听到佛陀说,原来这个圣道的...现实世界的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往往都有独享的心态,譬如财富是我的,我不拿出来与人分享,幸福是我的,我也不拿出...
有的事情在二十年前,我完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二十年后愈想愈惭愧,愈忏悔。从前有一天,爸爸看病看得很累时...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做教材,向人们示现这世界由于人心的贪...
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首先,我们刚开始是成就一种善业力;其次,再提升到正念力。我们一生当中,大概就是成...面对死不瞑目的尸体,怎能依旧大口的吞啖? 佛学院放假了,回到老家大连探望父母。顺便买了份《大连晚报》,有条消...美国有个名叫亨利的身世不详的青年,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却依然一事无成,整天只会坐在公署里唉声叹气。 有一天,他...问: 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我们年轻人就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 大安法师答:...
晤恩(大宋余杭)《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晤恩。字修已。姑苏常熟人。母张氏。尝梦梵僧谓曰。吾欲寄汝为母矣。已而有娠。孩孺之间。不亲戏玩。年十三。闻僧诵弥陀经。遂求弃俗。后唐长兴中剃落。后依昆山慧聚寺。博访五部律文。晋天福中。从灵光皓端师。研味诸经。悬解之旨。辄难抗敌。虽天台三观六即之义。人未之究。率冥解之。晚依钱塘志因师。通法华金光明等诸部大经。一时学者。盛相推伏。号之义虎焉。恩生平洁苦。日惟一食。不留余财。不蓄长衣。其寺每一布萨。万众云集。方布萨时。常指净土为胜业。宋雍熙三年八月朔夜。恩见白光数道。由井而出明灭不常。谓门人曰。明灭不常。死生象也。乃绝食禁言。一心念佛。后三日。倏见梵僧一人仪形甚伟。捧炉三绕其室。恩问之。僧曰。吾灌顶也。升之净土其已久矣。以汝所修同我之志故。来相叩。俄而弟子至。僧且失焉。次日升座。言其所见。亦为弟子。敷说止观及诸经要义。义文将彻。恩曰。瞬息难保。古今常言。吾能以保今日哉。是日坐亡于止观之讲堂。至其夜半。寺僧文偃有兴等。闻空中歌呗之音。依俙西去。余其嘉应自有传云。
上篇:守真(大宋东京)《净土往生传》 | 下篇:法显《高僧法显传》 |
梵语 anāsrava-jāna。指证见真理,远离一切烦恼过非之智慧。为“有漏智”之对称。于小乘,证见四谛理之智,称为无...
世界主
第一义谛
秀能
根本定
乐受定有
般陀罗
六道钱
妙
化
父城
众许摩诃帝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香严童子闻香气而成就圣道的过程
惜福种福,才能福泽绵长

【推荐】忏悔一层又一层的不孝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