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殊胜之果,即佛果。声闻缘觉之果不圆满,虽然是果但非胜,菩萨十地之法尚未圆满,故虽胜而非果,只有佛果才是最究竟...(杂语)又作舍搪。八中洲之。译曰谄。俱舍光记十一曰:舍帝,此云谄。瑜伽伦记一下曰:舍搪,此云舍谄。梵Śāṭh...凡三十卷。略称僧宝传。宋代慧洪觉范(1071~1128)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七册。为唐、宋两代禅僧八十一人之传记。据...指以日本语文翻译或撰述之佛典丛书。凡二五五卷。大东出版社刊行。主要乃收集流通于印度、中国、日本之佛教经律论及...(名数)法相宗所立之真俗八谛也。...【退定入定四种差别】 p0914 显扬十九卷十六页云:复次若下品烦恼、下品善根、补特伽罗;由多剎那用功,方退;...(书名)历代三宝纪之异名。开皇者著作之年代。...【持戒能擅名誉】 p0850 瑜伽十八卷三页云:云何持戒能擅名誉?谓如有一、或男或女,具足尸罗、及贤善法;乃至...(1913~1992)湖南人。平素热心公益,于弘法事业更不遗余力。曾任贵州都匀慈幼院院长,并协助太虚大师发展佛教文化...(人名)广州法性寺印宗,初讲涅槃经,遇六祖能大师始悟玄理,以能为传法师。能亦就此人出家受戒。先天二年,八十七...(术语)福德与智慧之二种庄严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华严经十一曰:法界悉充满,福慧咸广大...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宝本四个版本,虽然内容稍有差异,但是主旨基本相同...师公、道庆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阿弥陀佛!(鼓掌) 大家放轻松就好,放轻松就好。我之所以会来照善寺,...
有句话:从古至今,一切故事,其实都是相遇,然后分离。人与人的相遇,是人生的基本境遇,佛菩萨让我同一位智商较高...
问: 弟子修学净土法门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很相信,可是随着所学的净土知识越来越多,反而生起了疑惑,这是为什么...问: 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便成佛,也就是说念佛的心当下就会成佛,倘若今天念佛,明天不...寺庙不是用诚心换利益的市场,而是用诚心求真知的学校!你会供佛吗?你知道供品和佛像的真正意义吗?如果不知道的话...由于我们的目光短浅,我们通常都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我们只看的见眼前的蛋糕,而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有大餐。我们通常都...
准备食材 主料:糯米150g、粳米50g、蜜枣10粒、白芸豆15粒、红豆150g、花生米150g、莲子10粒、桂圆肉20粒、核桃仁5...
法持(唐金陵)《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持。俗姓张润州江宁人也。九岁事青城山方禅师。天机秀发。动臻渊致。十三依黄梅忍大师得心焉。寻归青城。事方禅师。更明宗极。自是四方学徒。翕相归慕。声望日隆闻于海外。黄梅谢世。尝与众曰。后之传吾法者十人。金陵法持即其一也。持于净土。以系于念。凡九年。俯仰进止。必资观想。长安二年九月五日。终于延福寺。未终前。一日谓弟子智威曰。吾生之日。不能以净土开诱群物。吾死之后。可宜露骸松下。令诸禽兽食血肉者起净土因。汝其念之。智威曰。谨奉明教。及其死也。威与郡人具威仪。迎于松下。如持旨焉。寺僧其日。有见神幡数十首闪日西下。幡出异光。以烛其室。持之先居。幽栖故寺竹林。亦皆变白焉。
上篇:惟岸(唐并州)《净土往生传》 | 下篇:慧日(唐洛阳)《净土往生传》 |
凡二册。韩国狮岩采永编录。又称佛祖源流。列叙韩国禅宗(曹溪宗)传灯之次第。刊行于一七六四年。内容记述自释迦如...
胜果
舍帝
禅林僧宝传
国译一切经
八谛
退定入定四种差别
开皇三宝录
持戒能擅名誉
孙张清扬
印宗
福慧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慧律法师-基隆照善寺开示

与病苦的同修共勉

为何开始信净土,知识学多了,反而起疑
念佛怎样反观自己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义
不能只为今生做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