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行舍】 p0605 成唯识论六卷四页云: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名数)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敬礼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果上的功德,如涅槃之常、乐、我、净四德是。...云何广大不寂静苦?谓生欲界未曾积集诸善根者。...子题:沙弥说欲非障此但口说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随摈沙弥戒七十。制意有三:(一,制摈意)入道已来...【修真正愿念住】 p0903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八卷五页云:如契经说:如是修真正愿念住,能破无明,发起于明。此...(经名)或指华严经,或指维摩经,以二经皆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子题:牦牛尾拂、拂法、裂[叠*毛]、麈尾 行事钞·?器制听篇:“十诵, 牦牛尾拂 ,用拂佛塔故受。僧祇,自今已去,...(传说)月支摩诃衍传法菩萨游化苏摩耶诸国,至师子国海畔,见五百饿鬼。问住海渚几时矣?饿鬼答曰:不知几时,祇见...(一)指本来固有之性德。与“修成”、“修生”相对。二者并称为“本有修生”。即不论有情非情,其本性万德圆满,在圣...自东晋慧远创立莲社于庐山东林寺,始有莲宗之名,由晋迄清,共有九祖,皆是提倡念佛之一脉相承者。其名如下:初祖庐...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
现在我们来说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法律认定的,都称为邪淫。佛陀制戒是允许在家弟子,正...
我们修道建立信心之后,学佛有种种困扰,使你丧失信心。有些初信佛的人好像很不顺。天天求地藏菩萨、求观音菩萨,乃...
这个生命的改造,简单的说,就是破除我们的邪执,使令我们离苦得乐。要达到这个目的,在经论上说,必须有两个主要的...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在今天我们呼唤...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开车,在可以步行的时候尽量不要开车之类。如果你可以这么做的...
蕅益大师他在念佛的时候讲三资粮信、愿、行。 他说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真实的信心,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信心就是信心,...
大乘菩萨发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为基础,以方便为究竟。《华严经》云: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大毗卢遮那成...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叫《布朗的手帕》的故事。布朗是当代美国大家公认的,很了不...
慧恭(东晋庐山)《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恭。俗姓龚豫章之丰城人。入佛以来。与僧光慧堪慧兰三法师。最相友善。兰等力学。殆不如恭。而于净土。陶蒸酝藉。以系愿想。恭不殆之。兰尝谓曰。汝之力学博闻。是于佛道有资乎。聋夫奏乐而已。无闻圣人之明讥。汝承其讥乎。恭曰。胡为其然也。学不可已。达人之通议。孰能未死。昧昧如痴哉。后七年。兰等俱死。死时各有先应。又五年。即晋义熙十一年。恭且病焉。病中载念。兰等已死。自又缠困病苦。忽忽无所依。乃曰。六道相沿。其何止焉。既而笃甚。又曰。死生去来。吾安归哉。于是叩头泣血。矢心于安养。虽夫病苦之甚。而其念也无一间焉。一日目睇无量寿佛。以紫金台前至迎恭。恭觉其身乘彼金台。台中流出光明。若诸宝聚。又见昔者僧光慧堪慧兰等。于其光中。欣然告曰。长老受生之处。已居上品。吾等之怀。不胜浣慰。但念五浊淹延净土相依之晚也。恭于其日骤觉。身心无诸苦痛。奋身自起。言之乃灭。
上篇:僧济(东晋庐山)《净土往生传》 | 下篇:刘程之(东晋庐山)《净土往生传》 |
【大师驱摈诸声闻众】 p0245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页云:复次由七因缘,大师驱摈诸声闻众。一者、见一切种皆行邪行故。...
行舍
普贤十愿
果德
广大不寂静苦
随摈沙弥戒制意
修真正愿念住
不思议经
拂之受用法
师子国饿鬼
本有
莲宗九祖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信佛都还要还债,不要退善心

净界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借」来的吗

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六度为其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