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涅槃的别名,因涅槃是人类运用最高智慧所选择的最佳归宿。...全一卷。刘宋疆良耶舍译。又称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观经、无量寿观经、十六观经。略称观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销融】 p1343 世亲释七卷十九页云:此二障聚,由缘总法止观智力,念念销融。此中意取障聚破坏,故名销融。或令赢...子题:比丘尼同开学悔 资持记释云:“初篇中, 同开学悔 。二篇分三:初标异。僧具三法;尼除覆藏,故云全无。僧但...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五缘犯:一、是美食,二、随非亲乞,三、自为己,四、无病缘,五、食咽。犯。”(戒疏记卷一...指比丘坐卧时所用之台座。又作床。可分为二种,即:(一)坐床(梵 pītha,巴同),意译为绳床。又作坐禅床。即以绳...(术语)观地等五轮之三摩地也。尊胜轨明二种:一正报观,一器界观。正报观如 之次第, 者顶上, 者眉上, 者心上...(寺名)唐玄宗敕天下诸郡建开元寺龙兴寺。见佛祖统纪五十三。...(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三十六愿也。与常修梵行愿同。...位于浙江杭县凤凰山东麓。吴越王钱氏开创于北宋乾德年间(963~968),初名南塔寺。治平年间(1064~1067)改今名。...云何非苦似苦住大寂静?谓已得究竟菩萨摩诃萨等,乘大悲愿力故生诸有中。...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
根据佛教所说,人是由五蕴构成的:色、受、想、行、识。 每天我们会有很多感受。有时候我们很快乐,有时候很痛苦,...
检验出离心 佛说死无常,死来无定期。若已经得到人身,而不听闻修习佛法、精进断恶修善,就如同到了宝山空手而归一...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何必外求他佛而愿往生?此意何如?予谓此实最上开示,但执...
每次梦醒,在凌晨三点半到四点醒来的时候,都会听到远处传来非常痛苦的嚎叫声。那是猪的惨叫,一声又一声,这痛苦的...有一个小男孩养了一只乌龟,这天,他想尽了办法要让这只乌龟探出头来,可却怎么样也没办法。 他试著用棍子敲它,用...
原文: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则安乐无量,近来兵火连绵,吾人幸未罹此,虽有病苦,尚可作欲出苦之警策,则但...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情的声音,是指有明了性的鸟类所发出来的法音。以下讲到没有明...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有家庭、事业、地位、财富,一旦死亡降临,一丝一毫都无法带...
道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历代名僧辞典】
道琳法师者。荆州江陵人也。梵名尸罗钵颇唐云戒光弱冠之年披缁离俗。成人之岁访友寻真。搜律藏而戒珠莹启。禅门而定水清。禀性虚洁雅操廉贞。濯青溪以恬志漱玉泉而养灵。既常坐不卧一食全诚。后复慨大教东流时经多载。定门鲜入律典颇亏。遂欲寻流讨源远游西国。乃杖锡遐逝鼓舶南溟。越铜柱而届郎迦。历诃陵而经裸国。所在国王礼待极致殷厚。经乎数载到东印度耽摩立底国。住经三年学梵语。于是舍戒重受。学习一切有部。律非唯学兼定慧。盖亦情耽咒藏。后乃观化中天顶礼金刚御座菩提圣仪。复至那烂陀寺。搜览大乘经论。注情俱舍。经于数年。至于鹫岭杖林山园鹄树。备尽翘仰并展精诚。乃游南天竺国搜访玄谟。向西印度于罗荼国住经年稔。更立灵坛重禀明咒。尝试论之曰。夫明咒者梵云毗睇陀罗必棏丁泽反家。毗睇译为明咒。陀罗是持。必棏家是藏。应云持明咒藏。然相承云此咒藏。梵本有十万颂。唐译可成三百卷。现今求觅多失少全。而大圣没后阿离野那伽曷树那。即龙树菩萨。特精斯要。时彼弟子厥号难陀。聪明博识渍意斯典。在西印度经十二年。专心持咒遂便感应。每至食时食从空下。又诵咒求如意瓶。不久便获。乃于瓶中得经欢喜。不以咒结其瓶遂去。于是难陀法师恐咒明散失。遂便撮集可十二千颂。成一家之言。每于一颂之内。离合咒印之文。虽复言同字同实乃义别用别。自非口相传授而实解悟无因。后陈那论师见其制作功殊人智思极情端。抚经叹曰。向使此贤致意因明者。我复何颜之有乎。是知智士识己之度量。愚者暗他之浅深矣斯之咒藏东夏未流。所以道琳意存斯妙。故咒藏云。升天乘龙役使百神。利生之道唯咒是亲。净于那烂陀。亦屡入坛场希心此要。而为功不并就。遂泯斯怀为广异听。粗题纲目云尔。道琳遂从西境转向北天。观化羯湿弥罗。便入乌长那国。询访定门搜求般若。次往迦毕试国礼乌率腻沙佛顶骨也自尔之后不委何托。净回至南海羯荼国。有北方胡至云。有两僧胡国逢见。说其状迹应是其人。与智弘相随拟归故国。闻为途贼斯拥还乃覆向北天。年应五十余矣。
上篇:慧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下篇:昙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地名)即普陀山也。普陀山志一曰:一名补陀,华严经又称补怛洛伽山,盖梵名也。犹华言小白华云,乃善财第二十八参...
择灭
观无量寿经
销融
尼忏罪法
索美食戒犯缘
床
五轮三摩地
龙兴寺
闻名梵行愿
梵天讲寺
非苦似苦住扼寂静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快乐与否取决于觉照

怎样检验出离心及出离三界火宅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微暖代替攻击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