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又叫做极静,禅定的功夫达到心静的顶点,叫做至静。...(术语)又云戒名。受戒时师所授之名也。又僧死后之谥号。亦称法号。...【异门】 p1112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异门者:自相差别故。...【三轮理趣义】 p0198 显扬二十卷四页云:复有三轮理趣义,宣说诸法。谓依世俗谛理趣,宣说作者;宣说作具;宣说作...指监护僧众斋食之神祇。在我国称为监斋菩萨,此菩萨青面朱发。据禅林象器笺灵像门载,清代僧寺称监斋使者为监斋菩萨...谓龟以不慎言而遭祸,比喻警戒慎言之要。盖凡夫愚顽,常以不慎言而遭口舌之祸。据法苑珠林卷八十二载,过去世时,于...中国佛教派别。又称三阶宗、第三阶宗、三阶佛法等。隋代僧人信行创立。因受佛教其他各宗的攻讦和封建王朝的禁止,传...内六根界 一眼界 二耳界 三鼻界 四舌界 五身界 六意界 外六尘界 一色界 二声界 三香界 四味界 五触界 ...【不共陀罗尼义】 p0338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唯愿世尊、为诸菩萨略说契经调伏本母不共...(杂名)又云族姓男。梵名矩罗补啰Kula-putra,印度有四姓,生于如来家,于诸姓中为最胜,故云。大日经疏五曰:梵云...指佛身三种常住。即:(一)本性常,又作自性常、凝然常。指一切诸法之自性身,其身常住,毕竟无漏。(二)不断常,又作...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动词budh转化而来的名词,意译智慧、知、觉。旧译又翻为道。菩...
第一个,我们到临终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开导安慰,以生正信。 你最好对这个亡者要有所了解,一般来说,你一定...
古语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心如地,播植善种或恶种,全在于我们自己,至于得到什么样的收成,也没...
一、共修念佛 当我们要来寺院念佛的那一天,应该从早上就开始作好身心的准备。这一天最好能不吃荤腥,至少也只吃肉...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行的。不需要说你非得要出家不可,你非得要一天有很长时间的修...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对苦难众生生起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引发菩提心,由菩提心才能...
祖师讲: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你们自己该知道用功,不管吃饭、吃菜、吃稀饭、饮开水,...
当情绪的波浪生起时,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不分别、不评判、不逃避、不压制,看着它生、住、异、灭,如同波浪的起伏,...
末底僧诃《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历代名僧辞典】
末底僧诃者唐云师子慧京兆人也。俗姓皇甫。莫知本讳。与师鞭同游。俱到中土住信者寺。少闲梵语未详经论。思还故里路过泥波罗国。遇患身死年四十余。
上篇:常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下篇:玄会《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厌背想】 p1275 瑜伽八十六卷四页云:厌背想者:复有四行。谓于诸行,思惟如病、如痈、如箭、恼害。如病者:谓如...
至静
法号
异门
三轮理趣义
监斋使者
龟不慎言
三阶教
十八界
不共陀罗尼义
族姓子
三常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印光大师提出的临终三要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三种念佛的方法

【推荐】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修行人
大安法师:如何恒顺众生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