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凡三卷。明代袾宏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我国与印度往生西方者,计分九类:(一)沙门往生类,东晋慧远至...凡三十三卷。隋代灌顶撰。又作南本涅槃经疏、涅槃经疏。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以天台教旨解释南本涅槃经,...释迦如来之尊号,因释尊是至尊、至贵的人。...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若论羯磨,初为凡兴,后通果向。涅槃净梵,即初果人;四分华尼,亦同受也;五分陀骠,十六成...(经名)一卷,失译,佛临涅槃,说末世众魔比丘为不如法事,乃至袈裟变白,为法灭之相者。...【烦恼所缘境有二十种】 p1196 显扬十九卷三页云:烦恼所缘境、有二十种。一、缘有事境,二、缘无事境,三、缘自相...梵语 karma-vajra。为密教之法器,属于轮宝。又作十字金刚(十字缚日罗)、十字羯磨、羯磨缚日罗、羯磨杵、轮羯磨。...中国佛教宗派。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云何不善?几是不善?为何义故观不善耶?谓自性故、相属故、随逐故、发起故、第一义故、生得故、方便故、现前供养故...将华严经一经说法之类别分为五种,称为五类说法。依华严经疏卷一载,即:(一)佛说,如阿僧祇品、随好品等为佛所亲说...(名数)日本僧高野,于此八种旋陀罗尼加遮情、表德、浅略、深秘、字相、字义、一字摄多、多字归一之八门而为十六玄...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
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当中有诸多的净土,为什么就唯独指示西方呢?西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其缘由就有三点。第二句就谈道...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堪言,而有一种偏激的悲观厌世态度。诚然,放眼俗世,苦乐皆有...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四、依智不依识。 什么叫依法不依人呢?不...
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征问原由。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那么这...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在频繁的接触...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还你就算了;禅定的人是这个境我不住,就像有人骂佛陀,佛陀说...
现在,大家都想要得到贵人相助。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做别人的贵人。贵人就是愿意帮助你的人,这些人就是你的善缘。 企...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德。尽是恪守义务,尽职尽责的意思。份是指自己的位置、身份...
佛陀跋摩《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历代名僧辞典】
佛陀达摩者。即睹货速利国人也。大形模足气力习小教。常乞食少因兴易。遂届神州云。于益府出家。性好游涉。九州之地无不履焉。后遂西遄周观圣迹。净于那烂陀见矣。后乃转向北天。年五十许。
上篇:玄恪《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下篇:道方《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识无边处,梵名 Vijānānantyāyatana,巴利名 Viānacāyatana。为四无色界之第二。又作识无边处、无边识处、识无...
往生集
大般涅槃经疏
至人
羯磨受具初为凡兴后通果向
法灭尽经
烦恼所缘境有二十种
羯磨金刚
律宗
不善
五类说法
十六玄门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
谈「苦」

佛教的四依法

【推荐】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心里放不下是自己没有智慧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想要贵人相助,先学做别人的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