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谓为求名闻利养而持戒。若因畏惧外力而修忍辱行,称为魔忍;若为求名闻利养而行精进,称为魔精进;悖于正理之邪禅,...(术语)妄分别之心也。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起信论曰: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术语)Arbuda,又作阿部昙,遏部昙。译曰疱,肿物。胎内五位之一。托胎后第二之七日间也。即于凝酪中生疱结之位。...指僧众正午之饮食。略称斋。又作正食、时、时食、不过中食、过中不食、过午不食。又正午即日中,故亦作中食。戒律明...赞叹称扬佛之功德。又作叹佛。据释氏要览卷中载,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欢喜心赞叹如来,所得之功德,胜于以衣服、...(术语)南山律宗之意,佛之制戒,有深防与限分之二。制戒本为止业因。业因必由三毒。凡夫未能了心性,卒然制之甚难...亦名:识罪发露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识罪发露。至一清净比丘所,具仪云:‘大德忆念,我某甲,犯某罪,今向大德...(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大乘所说八识中自末数本居于第八为诸识之根本。...指护持寺院之檀越。檀越乃梵语 dāna-pati 之音译,即一般通称之施主。(参阅“施主”3828) p2419...梵语 gandha,巴利语同。音译为乾陀。乃鼻根所嗅之物,鼻识所分别之对象之一。为五境(五尘)、六境、十二处、十八...梵语 mahāsarnāha-sannaddha。广大之誓愿。又作弘誓愿、大誓庄严。以其所愿之事,广大普被众生,故称弘誓。其梵语...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律仪戒,你菩萨犯到,严重的话是会失戒体的。所以你刚开始修行...有位居士写信给印光大师,他提出猛兽、毒蛇、蝗虫之类都是害虫,危害这些虫可以说是为民除害。大师针对此言论,进行...
送终是大事,一切众生都迷惑这件事情。所以地藏菩萨就在这个法会上,就对着佛以及与会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来劝说...广义的生活健康,除了无病之外,还有正常、和谐的内涵。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应当远离杀、盗、邪淫、妄语、酗酒等不...
时至今日,社会各种问题不断的发生,由于很多人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迷失,故而动辄产生「轻生」的念头,「自杀」已成...
妙色呢,佛所示现的妙色身。为什么加个妙?这是化的,不是真实的;而在化上显真实,真实又不离开他这化相的,这就叫...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
他心通有种种不同,如果是已经证道的圣人,比如澍庵,(清代高僧,扬州人,年少出家,性格狂放不守戒,被住持斥责,...
道隆〔《神僧传》卷第九〕
【历代名僧辞典】
婺州僧道隆。云游诸方寓江州能仁寺。所为不常但呼为风和尚。绍兴元年行化抵瑞昌投宿天花寺。夜有男子垂泣言。弟子不幸在生前广造恶业现堕牛身。一尾生于头上形模丑异。愿师慈悲为我忏悔令脱此苦。明日至若山汤氏家。一门男女悉出作礼。启告曰。前日牛产犊甚怪。尾出头上。恐于寒家生灾。愿和尚畅此因缘以洗宿咎。须臾驱牛前来。掉头摇尾若乞怜状。隆咄曰。汝昔者作业兹日难逃。虽受此形本性何异。岂不闻沩山和尚示众言。中有响句里藏机。汝若于斯会得。便见灵光动耀照彻十方佛与众生本同一体。其或未然当为说偈。牛受记毕随隆归寺。观者以千数。牛见人俯而不食如羞赧态。除夕忽殂。隆梦来谢。遂领众然炬爇之。。
上篇:净梵〔《神僧传》卷第九〕 | 下篇:灵芝〔《神僧传》卷第九〕 |
【明】 智慧之别名。《佛地论》卷一曰:‘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
魔戒
妄心
頞部昙
斋食
赞佛
限分
忏制教识罪发露
第八识
寺檀
香
弘誓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印光大师开示害虫是非该杀

临终之日千万不要做的事情
在家居士健康的生活

认清生命的意义与自杀的真相

一个人的相貌,随着他心里的状态而变
大安法师:散乱心念佛能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