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自性差别】 p0598 瑜伽八十一卷十四页云:此中自性差别者:谓色自性、有十色处差别。受自性、有三受差别。想...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第二禅天,因此地的天人,住于殊胜美妙的禅定之中,因而生起心识的喜乐,故名。...大乘补特伽罗者,谓住菩萨法性若定不定性是利根,为求解脱一切有情,发弘大愿修无住处涅槃意乐,以菩萨藏为所缘境,...亦名:过受四月药请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六缘:一、是药请,二、施主限时已定,三、知限,四、过受,...【思己业】 p0851 集论五卷三页云:何等思己业?谓身业、语业、意业。...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初篇二篇,同坏众一,假僧治罚;何故初篇着后亦如是,二篇则无,意有何义?’答:‘初...(地名)印度半岛东南端之一岛。虽称世尊传道之地,然实非也。乃阿育王王子摩呬陀开教之地耳。又曰狮子洲。...比喻阿弥陀佛之弘誓如大地,为培植坚固不可摧毁的信心之所依处。文类聚钞(大八三·六四五上):“树心弘誓佛地,流...清末民初僧。江苏如皋人。光绪三十四年(1904),入南京僧师范学堂,与太虚、仁山、智光等同学。曾与叶恭绰、蒋维乔...(杂语)又作摩耶。译曰体。大日经疏十曰:么也,体也。梵语杂名曰:体,摩耶。【又】Māyā,夫人名。译曰幻,术。...【世界无量】 p0510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页云:云何世界无量?谓于十方,无量世界,无量名号,各各差别。如此世界,名...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当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起快乐的感受,你跟他之间有善业的因缘,一定是善业的因缘。跟他没有关系...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上联自诫,尘世繁杂,世事多变,处事遇忙则乱,所以...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无意义的。几岁懵懵懂懂什么都不了解,前三年离不开母亲,自己生活不能料理,...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包括你到他方世界去供养净土的佛和秽土的佛,虽然是种种的财物性的供养,但是你平等心现前...
我们一般做一件事情总是会以利益得失的考量,来决定我是不是做这桩事情。修行也是这样,要比较、选择再来做这个事情...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岂是逃避或所谓的看开就能解决的。对于迟...人生在世,心灵常常受到伤害,伤心、伤感、伤痛经常折磨着我们,由此我们苦闷,生气,愤怒,怨恨,有时甚至会对人生...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功夫。 他问佛陀:我常需要处理政务,有时甚至不得不领兵...
延寿〔《神僧传》卷第九〕
【历代名僧辞典】
僧延寿。字冲玄。总角诵法华经。五行俱下。六旬而毕。投四明翠岩禅师出家。衣无缯纩食无重味。复往参韶国师发明心要。尝谓曰。汝与元帅有缘。他日当大作佛事。惜吾不及见耳。初住天台智者岩。九旬习定。有鸟斥鷃巢于衣裓(苦得切)后于国清行法华忏。夜见神人持戟而入。师诃之曰。何得擅入。对曰。久积善业方到此中。夜半绕像见普贤前莲花在手。遂上智者岩作二阄。一曰一生禅定。二曰诵经万善庄严净土。乃冥心精祷得诵经万善。乃至七度。于是一意专修净业。振锡金华天柱峰诵经三载。禅观中见观音以甘露灌其口。遂获辨才。初演法于雪窦。建隆元年忠懿王请住灵隐。二年迁永明。日课一百八事未尝暂废。学者参问。指心为宗以悟为则。日暮往别峰行道念佛。旁人闻螺贝天乐之声。忠懿王叹曰。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专功也。乃为立西方香严殿以成其志。居永明十五年。弟子一千七百人。常与众受菩萨戒。夜施鬼食昼放生命。皆悉回向庄严净土。时人号为慈氏下生。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众加趺而化。
上篇:全宰〔《神僧传》卷第九〕 | 下篇:全清〔《神僧传》卷第九〕 |
【大乘】 p0237 如大乘与七大性相应中说。 二解 显扬三卷十四页云:三、大乘。谓住大乘法性;为令自他证寂灭故;不...
自性差别
定性喜乐地
大乘补特伽罗
过限药请戒犯缘
思己业
戒本初篇着后亦如是二篇则无
锡仑
弘誓佛地
范成
么也
世界无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无奈

如何供养才如法

【推荐】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资
慧律法师《生从何来 死往何处》
无「我」让心灵不受到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