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世亲净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五念门,即忆念观察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成就自利利他功德之五种修行门;其中,以口业赞叹...(行事)十月五日也。梁大通二年十月五日入寂,大小禅刹悉修之。...真,即真实、不虚、究竟之实义;假,乃未为究竟之义,权假方便、暂用还废之法门。真实与权假,此相对之二词多为各宗...【余烦恼杂染】 p1387 瑜伽八十八卷六页云:复有所余见杂染为本诸外见趣,其余贪等所有烦恼。是名余烦恼杂染。...梵名 Pippalāyāna。即指摩诃迦叶。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迦叶诞生于毕钵罗树下,故称毕钵罗耶那。或传说迦叶之父...又作十斋日。即于每月初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日持斋戒。地藏菩萨本...【无希】 p1042 瑜伽十七卷十一页云:云何无希?希、名希望。系心有在。彼不擎鼻,内怀贪愿,往趣居家。谓剎帝利大...又作键[金*咨]。即应量器内重叠三个小钵之第二鐼。于摩诃僧祇律称为大键[金*咨],于十诵律称为键[金*咨]。[摩诃僧...(本生)目莲过去世之母也,圭峰之盂兰盆经疏曰:有经说,定光佛时,目莲名罗卜,母字青提。罗卜欲行,嘱其母曰:若...【顺后受业】 p1107 瑜伽九卷八页云:顺后受业者:谓能感彼后生果业。 二解 杂集论八卷四页云:顺后受业者:若业、...梵语 vipāka-phala。指由“异熟因”所招感之果报。又作报果。五果之一。俱舍宗以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叫禅在当下。要讲这个题目,首先我想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何谓禅;第二个问题何谓当下。 由...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后世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这都是得自范...
己五、极难胜地 分二:庚一、问;庚二、答 庚一、问 何故五地名极难胜? 庚二、答 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
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 那...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1)此人可能业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与过去的业障...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且他示现的每一个身都在娑婆世界跟我们广结法缘,那么这个缘跟...俗话说,病来如山倒。但其实,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只不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罢了。为了防微杜渐,...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和一切的科技发明,其实都在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当我们要寻求任何一项答案,相对也必须付出同等...
懒残〔《神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懒残者。唐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余而食。性懒而食残。故号懒残也。昼专一寺之工。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色。已二十年矣。时邺侯李沙寺中读书。察懒残所为曰非凡物也。听其中宵梵唱响彻山林。李公情颇知音能辨休戚。谓懒残经音先凄惋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而拜。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公愈加谨敬。唯拜而已。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公又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甚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栏。乃以十牛縻绊以挽之。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更无他途可以修事。懒残曰。不假人力我试去之。众皆大笑以为狂人。懒残曰。何必见嗤。试可乃已。寺僧笑而许之。遂履石而动。忽转盘而下。声若震雷。山路既开。寺僧皆罗拜。一郡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懒残悄然乃怀去意。寺外虎豹忽尔成群。日有杀伤无由禁止。懒残曰。授我棰为尔尽驱除之。众皆曰。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挺。皆蹑而观之。纔出门见一虎[嘟-者+缶]之而去。懒残既去虎亦绝踪。后李公果十年为相也。
上篇:法秀 | 下篇:西域僧〔《神僧传》卷第七〕 |
指偏真之理与圆真之理。天台宗所判藏、通、别、圆四教中,以藏、通二教所入所证之空理,称为偏真之理;以别、圆二教...
赞叹门
达磨忌
真假
余烦恼杂染
毕钵罗耶那
十斋
无希
大键
青提女
顺后受业
异熟果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禅在当下

一条家训,让一个家族兴旺了800年

为什么五地叫极难胜地

佛法与外道的区别在哪
圆因法师:行善后为何得不到善报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疾病在身体上的先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