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有为生死】 又作分段生死。是‘无为生死’(变易生死)的对称。指三界内之生死。六道众生由于果报之不同,而于身...诵咒使新死之尸起立,以杀害所怨者之魔咒,为印度古代之咒法。五分律卷二十六(大二二·一七四中):“诸比丘学起死...何等所分别相差别?谓即蕴界处法。...(术语)天台宗分通教之菩萨为钝利二种,其钝根之菩萨不能证悟中道,故与二乘同一。是曰钝同二乘。...(术语)分贯练薰修之四种为四禅也。【又】四禅天四禅定也。【又】四禅中之第四禅天也。三代实录曰:四禅不坏于三灾...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一)位于江苏吴县北隅。通称为北寺,寺有卧佛,故又称卧佛寺。据大清一统志卷五十五载,报恩寺在府城北隅,本为三国...尼乾子,梵名 Nirgrantha-putra,全名 Nirgrantha-jātaputra,巴利名 Nigantha-putta。印度古代六师外道之一,外道...(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能释诸法名字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诸法虽空,以名字辨诸法义,令人得解。...(一)梵语 turuska。音译作都卢瑟迦、突缩迦、杜鲁瑟剑。又作酥合香、合诸香草。为烧香用之香料,或为药品。本草纲目...八圣道支所缘境者,谓即此后时四圣谛如实性,由见道后所缘境界,即先所见诸谛如实性为体故。 道支自体者,谓正见、...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以为学佛是出世间法,生活是世间法;学佛是个人的修持,家庭是...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既辉煌又落魄、既坚强又脆弱、既开心又难过、既快乐又失落、...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一切处。所以话头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往往不易察觉。简略概括通病如下,供实修者参考。 一。略有知...
佛指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你去看一个修行人,如果他自己不想改变,你怎么讲都没有用。...本焕老和尚笑容可掬。 即将到来的11月7日(农历九月廿一),是本焕老和尚103岁的寿辰。11月初的深圳,清风中夹带丝丝...
在《地藏经》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说读经的时候、没有记忆力,这个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像我们读过一遍经不能全背...
慧安〔《神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安。姓卫氏。荆州支江人也。其貌端雅绀[髟/采](音采)青目。修学法门无不该贯。大业中开通济渠追集夫丁。饥殍相望。安巡乞多钵食救其病乏。存济者众。麟德元年游终南山石壁而止。时所居原谷之间。早霜伤苗稼。安居处独无。圣历二年四月。告门人学众曰各归闭户。至三更有神人至。扈卫森森和铃鉠鉠。风雨偕至。其神旋绕其院数遭。安与之语丁宁告诫。再拜而去。或问其故曰。吾为嵩山神受菩萨戒也天后尝问安甲子。对曰。不记也。曰何不记耶。乃曰。生死之身如循环乎。环无起尽何用记为。而又此心流注中间无间。见沤起灭者亦妄想耳。从初识至动相灭时。亦只如此。何年月可记耶。天后稽颡焉。闻安阙井。敕为凿焉。安曰。此下有赤祥慎其伤物。将及泉见虾蟆金色。蠢然出沮洳间。合其悬记。帝倍加钦重。景龙三年三月三日。嘱门人曰。吾死已将尸向林间。待野火自焚之。勿违吾愿。俄尔万回和尚来。见安猖狂执手言论移刻。旁侍倾耳都不体会。至八日闭户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三十。
上篇:金师〔《神僧传》卷第六〕 | 下篇:僧伽〔《神僧传》卷第七〕 |
(术语)二乘所证之涅槃境界也。大日经一曰:蕴处界,能执所执皆离法性,如是证寂然界。同疏二曰:行者如是观照时从...
有为生死
起死人咒
所分别相差别
钝同二乘
四禅
止观
报恩寺
尼乾子外道
释名字三昧
苏合香
八圣道支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人生的七味心药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学佛之通病

【推荐】错解「人生是苦」的含义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深圳弘法寺103岁本焕法师:都市人要学会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