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名)比丘尼所住之寺也。世亲传曰:于阿输阇国起三寺,一比丘尼寺,二萨婆多部寺,三大乘寺。我国西晋建兴中,尼...【娑罗】 此云力。阴持入经云:彼力应以何为义?答:无能得坏为力义;有所益为力义;有胆为力义,能得依为力义...【相应】 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相应者,契合相顺之谓,由因而有果,果与因相应。《百法直解》曰:‘相应者,依...全一卷。译者佚名。约译于东汉末年。又作安宅咒、安宅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陀居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亦名:若有犯者应忏悔 子题:忏悔、忏摩、仓雅 含注戒本·戒经序:“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含注戒本卷上·...(术语)譬五蕴之聚合于聚落也。释摩诃衍论曰:已过五蕴聚落故。秘藏宝钥下曰:藏海息七转之波,蕴落断六贼之害。...(术语)Vidyā,译曰明咒。真言之陀罗尼也。陀罗尼能破众生之烦恼闇障,故名明。求法高僧传四曰:毗睇译为明咒,陀...【虚妄分别十种】 p1168 杂集论十四卷十八页云:虚妄分别者,略有十种:谓根本分别,相分别,相显现分别,相变异分...(物名)檀越为祠堂经,纳钱财于佛寺,佛寺以之为常住而保存之,谓为祠堂银。又曰长生钱,亦曰无尽财。释氏要览下曰...指观无量寿经两种译本之一存一阙。据唐代智升之开元释教录卷十二、卷十四等所记,一存者,乃刘宋元嘉(424~453)年...(术语)为他人之师者。梵网经下曰:不解一切法,而为他人作师。止观五曰:自匠匠他,兼利具足。人师国宝,非此是谁...(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摄藏识,它把内心的业力释放成果报的时候,它的速度是非常的快...
世尊有天对比丘们开示: 过去久远前,在此舍卫城有位国王,名长寿王。他聪明睿智,无事不知。不过,虽然长寿王善于...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原是迦叶尊者未跟随佛陀出家前的朋友。他因为看到迦叶尊者出家...
【念佛调养生息】:一声佛号,调养生息,心平气和,平日的烦忧,顿时化解。佛号加持,难事易解,利己利人,越念越精...我们要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因为一旦与人结了恶缘,冤冤相报无尽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万一与人结了恶缘怎么办...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是不是一定要专职打坐、阅读灵修书呢?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朴拙青年,穿着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
我们看辛五,耳根圆通。这个是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正宗,它正式加被本经的当机。因为阿难尊者多生多劫都是多闻,...
知苑〔《神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幽州沙门知苑。精练有学识。隋大业中发心造石字一切经藏以备法灭。既而于幽州西山凿岩为石室。即磨四壁而以写经。又取方石别更磨写。藏诸室内每一室满。即以石塞门镕铁锢之。时隋炀帝幸涿郡。内史侍郎萧瑀皇后弟也。性笃信佛法以其事白后。后施绢千匹。瑀施绢五百匹。朝野闻之争共舍施。故苑得以成功。苑常以役匠既多道俗奔凑。欲于岩前造木佛堂并食堂寐室。而念木瓦难办。恐繁经费未能起作。忽一夜暴雨雷电震山。明旦既晴。乃见山下有大木松柏数千万。为水所漂积于道次。道俗惊骇不知来处。于是远近叹服。苑乃使匠择取其木。余皆分与邑里。邑里喜愧而助造堂宇。顷之毕成如其志焉。苑所造石经已满七室。以贞观十三年卒。弟子犹继其功焉。
上篇:智璪〔《神僧传》卷第五〕 | 下篇:大志〔《神僧传》卷第五〕 |
即主张有实因而生实果之说,为一种偏见之论说。佛教以“无生”之本义,破此有因论。如楞伽经卷四(大一六·五○七下...
尼寺
娑罗
相应
安宅神咒经
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
蕴落
毗睇
虚妄分别十种
祠堂银
一存一阙
人师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净界法师: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

怨怨不休息,无怨能胜怨

免除死刑的契机

念佛是无上良药
圣严法师《结了恶缘怎么办》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虚云老和尚与具行和尚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