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741~824)唐代牛头宗僧。杭州富阳人,俗姓潘(一说翁),幼名香光。据景德传灯录卷四道林传载,师九岁出家,二十...全一卷。唐代不空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略称大日经略念诵法、五支念诵要行法、五支念诵法。阐说三昧耶、不动尊...(术语)劫者分别世界成坏之时量名,经其劫百千万,则曰百千万劫。白乐天句曰: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界名)八中洲之一。译曰有胜边。见俱舍光记十一。梵Kaurava。...全一卷。唐代湛然述。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又作受菩萨戒文、十二门戒仪、妙乐十二门戒仪。记述授菩萨戒之仪式。本...戒本疏·四波罗夷法:“约淫为言,犯无克心,同成极重。何以明之?但有染心,将欲成犯;初期在此,而后会彼。或男女...(譬喻)旧纸也。以譬不用物。临济录曰:三藏十二分教,皆是拭不净故纸。...【证自证分】 p1438 成唯识论二卷十七页云:复有第四证自证分。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心分既同;应皆证故。又自证分...(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一愿。愿极乐国土之清净者。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1146~1228)日本净土宗僧。字法莲房,号称辨。京都人,俗姓藤原。十二岁登比睿山出家,师事睿空。睿空示寂后,入...【未得意补特伽罗】 p0491 瑜伽九十卷十一页云:未得意者:谓于三学创修事业有学异生。彼全未得一切二种心解脱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绝。识不可识,智莫能知,非圣非凡,非心非法,全体恁么来,全...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并不十分起眼的舍利塔。这里,即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问: 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大安法师答: 冤亲债主怎么来的,你还需要问吗?你今生欠了人家的债不还。借...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三皈,请大家,各称法名。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三称) 南无...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譬喻:有一位牧牛人,拥有二百五十头牛。他每天都会到一个水草丰足的旷野放牛,让牛群悠哉游哉...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见到不生不灭的本体,见性就是见...一位修行的人,一直以性如灰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一天,他路过一座拱桥,对面一位农夫推着一车的粪便走了过来,迎...
惠祥〔《神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惠祥。姓周氏。十五出家。头陀乞食。默自禅诵不与众同。年十九染患三月救疗无征。夜中宴坐叹曰。大丈夫本欲以身从道于末法中摧伏非法。如何此志未从为病所困。将晓有一人长丈余谓曰。但诵涅槃无愁不差。至旦即诵三日便瘳。大业末夏中因食口中得舍利。不辨弃地。辄还在口。如是数四。疑是真身砧槌不碎。遂声钟告众。白黑咸集。祥涕泣焚香愿降威力。须臾放五色光异香遍郭。众睹希有。体貌肥白可长八尺有余。行路不识莫不怪仰。刺史李升明至寺怪异。谓群官曰。此道人肤容若此。日可应啖一羊。语讫觉手足不随乘马失御。诸官以实告之。便悔谢还。复大使权茂行至邓州。又怪升明曰。此大德非凡具说往缘。茂不信。请将七日试以粗食。而肤色更悦。茂愧伏悔先不信之罪。将终手执经胡跪谓弟子曰。吾今逝矣。汝好住持无令绝灭。又感异香盈郭。以大业末年八月卒。春秋七十。气命虽绝而胡跪执经如初。远近奔赴见其卓然无不叹讶。
上篇:僧朗〔《神僧传》卷第五〕 | 下篇:无相〔《神僧传》卷第五〕 |
【非业为所缘法】 p0717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非业为所缘法云何?谓除业为所缘三识身及相应法,诸余卽此三识身...
鸟窠道林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
百千万劫
憍拉婆
授菩萨戒仪
淫戒犯无克心同成极重
故纸
证自证分
国土清净愿
信空
未得意补特伽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临终接引愿,预设的护佑
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