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凡三卷。明代僧幻轮着。略称稽古略续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本书续稽古略,始自元代至元元年(1264),止于明天...(公案)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于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物名)沙门得一法,建幡告远,曰刹竿。故寺中恒有之。南唐近事曰:冯撰一夕梦登崇孝寺幡刹顶高处打方响。...禅林用语。又作举古。举,举唱之意;则,指本则、公案。首座于法战时,读唱本则,称为举则。(参阅“法战”3425) ...(747~818)唐代禅僧。江苏毗陵人,俗姓宣。参马祖道一,得契玄机。出家受具足戒。后又参石头希迁,豁然省悟,随任...亦名:忏谢二师法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四分,若弟子被师诃责,令余比丘,为将顺故,于和尚阇梨所调和,令早受忏...(术语)一切有情之住处。有净土秽土等之区别。...(744~823)唐代僧。韶州(广东)始兴人。幼即出家。大历八年(773)参谒径山道钦,后又参访马祖道一,为其法嗣。...谓帝释天之珠网重重交络,相互映发。经中多用以譬喻华严经所说如来依正之功德重重无尽。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大三五·...即指随侍诸佛、菩萨、明王等之使者成办诸事之三昧。如文殊菩萨之八大童子、五奉教者及不动明王之三十六童子等。诸尊...(术语)声闻乘之人,得涅槃果,安住于其果,无更进求佛道之心,谓之住果罗汉。罗汉者,声闻乘极果之名也。...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
问: 师父,是经书读得越多越好呢?还是读得越深越好呢? 梦参老和尚答: 我推荐经书,我得看看你的个性,还得知道...
在家闲居,当以净土法门,为双亲认真讲说,俾生正信以得往生,则功德大矣。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倘一心...大热天,禅院里的花被晒萎了。「天哪,快浇点水吧!」小和尚喊着,接着去提了桶水来。 「别急!」老和尚说∶ 「现在...
中国古人说,写淫荡书籍,传播淫荡色情文化,报应很重,所谓天道祸淫发现现实中果然如此。 艳星里的结局最为惨烈的...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有一个国家很富有,拥有全天下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国王却仍然感到不快乐,因为他想要的东西都已经得到了,生活中没有...如果你在菜市场,看到一个老人为了几根菜讨价还价,你是否会不屑?或者,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从垃圾筒里翻捡回收物,...
【我(们)拥有什么?】 今天,来到新加坡这个地方,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由此可以知道诸位都很虔诚,对佛法都很有...
法喜〔《神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喜。南海人也。形容寝陋短弱迂疏。可年四十许人。岭表耆老咸言。儿童时见识之。颜貌如今无异。蛮蜒(音但)间相传云。已三百岁矣。亦自言旧识庐山远法师。说晋宋朝事历历如信宿前耳。平素时悄默无语。语必含深意。吉凶之征有如影响。人亦不欲与喜相见。惧直言灾恶忤逆意也。陈朝马静为广州刺史。方上任。喜直入州。上厅事画地作马头形。以示其子而去。静本名族多武略。到州行部从甲士数万。旌旗剑戟以威边僥。其侈僭过度。被人诬告谋反。帝使临汝侯按之。利其财产擒而斩之。此画地之明效也。喜之先见皆此类。炀帝闻之取来扬州。帝令宫内安置。于时内造一堂新成。师忽升堂观看。因惊走下阶。回顾云。几压杀我。其日中夜天大雨堂崩。压杀数十人。其后又于宫内环走索羊头。帝闻而恶之以为狂言。命锁着一室。数日三卫于市见喜坦率游行。还奏云。法喜在市。敕责所司检验所禁之处。门锁如旧。守者亦云。师在室内。于是开户入室见袈裟覆一聚白骨锁在项骨之上。以状奏闻。敕遣长史王恒验之皆然。帝由是始信非常人也。敕令勿惊动。至日暮师还室内。或语或笑。守门秦闻。敕所司脱锁放师出外随意所适。其后帝遇弒于江都。方悟索羊头之验。有时一日之中凡数十处斋供。师皆赴会。在在见之。其间亦饮酒啖肉。俄而见身有疾。常卧床去荐席令人于床下铺炭火甚热。数日而命终。火炙半身皆焦烂。葬于香山寺至大业四年南海郡奏云。法喜师见还在郡。敕遣开棺视之则无所有。
上篇:慧侃〔《神僧传》卷第五〕 | 下篇:普安〔《神僧传》卷第五〕 |
【邪命】 从事不正当的事业来维持生活。...
释鉴稽古略续集
百丈野狐
幡刹
举则
灵默
弟子忏谢二师法
国土
如会
重重帝网
奴仆三昧
住果罗汉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经书读得越多越好,还是越深越好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不是撑着不死,而是好好活着

天道祸淫--艳星的悲惨结局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买智慧
把慈善做成好看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