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凡三卷。清代弘赞编于康熙七年(1668)。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本书汇集有关观世音信仰之经典,及有关信仰者之事迹...(术语)爱敬尊贵之人也。无量寿经上曰: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凡四十二卷。收录日本真言宗之主要著作,高冈隆心等人编著。严选经轨论疏、祖师撰述、宗要、事相圣典、史传、文藻等...(修法)加持土砂之法会也。以此土砂散于病人或亡者也。...【断相利益多种】 p1417 显扬三卷二十页云:断相利益复应知多种者:诸烦恼断、有多种相利益应知。如经广说:谓不坠...(一)指道友、良友、善友;即精进于佛法修行,具有道心之友人。如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之功德,谓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为天台宗十乘观法所观之境。又作止观十境、十种观境。即:(一)阴界入境,又作阴入界境、阴入境、阴妄境。即以五阴、...【唯感心受业】 p1008 俱舍论十五卷十九页云:善无寻业,谓从中定,乃至有顶,所有善业。于中能招受异熟者,应知但...指长期之修行。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大九·五九下):“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长期修行以...(杂语)用刀半截一物体之象形也。彼此相对而为明了之区别,使之显示判别也。法华经科注曰:譬般若已后,判天性,定...【善巧所缘】 p1141 瑜伽二十七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善巧所缘?谓此所缘、略有五种。一、蕴善巧。二、界善巧。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观世音菩萨由于修习《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证入诸佛智慧、妙觉本体。我们又该如何修习、契入这个法门呢? 耳根...
《楞严经》前面的三卷经文,佛陀等于是讲到了大乘佛法胜义中的真胜义性。也就是在整个大乘的教法当中,对生命的解释...
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一、小米: 小米能益肾和胃、除热补虚、安神健胃。小米所含丰富的色氨酸,可轻松被人吸收,色氨酸会促使分泌五羟色...
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经过一段时间的体悟后发现,福报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培养与积累,如此...
第七委屈难受者。 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不挂齿。何以故?下至众生,上齐诸佛,委屈二字,竟不能免。...
一支香,青烟袅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成为了人和佛交流的媒介。烧香是佛教弟子礼佛、敬佛、修行的一项重要内容...
《孟子》里说:舜帝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后来成了尧的继任者。傅说(f yu)原来在傅岩为人筑墙,被殷王...
法安〔《神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安姓彭氏。安定鹑孤人。少出家在太白山九陇精舍慕禅为业。粗食弊衣卒于终老。开皇中来至江都令通晋王。时以其形质矬陋言笑轻举并不为通。日到门首喻遣不去。试为通之。王闻召入相见如旧。便住慧日寺。王所游履必赍随从及驾幸泰山时遇渴乏四顾唯岩无由致水安以刀刺石引水崩注用给帝王时大嗟之问何力耶。答王力也。及从王入沙碛达于泥海中应遭变。皆预避之得无损败。后往泰山神通寺。僧来请檀越安为达之。王乃手书寺壁为弘护也。初与王入谷。安见一僧着弊衣乘白驴而来。王问何人。安曰。斯朗公也。即创造神通故来迎引。及至寺中。又见一神状甚伟大。在讲堂上手凭鸱吻下观人众。王又问之。答曰。此太白山神从王者也。尔后诸奇不可广录。至十一年春。四方多难。无疾而终所住。春秋九十八。
上篇:道仙〔《神僧传》卷第五〕 | 下篇:智顗〔《神僧传》卷第五〕 |
唐末曹洞宗僧。生卒年不详。为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法嗣,住於越州(浙江),以“乾峰一路”之公案与“乾峰二光三病...
观音慈林集
爱敬
真言宗全书
土砂供养
断相利益多种
胜友
十境
唯感心受业
久修
判
善巧所缘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透过声音使心灵稳定下来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推荐】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
20种五谷杂粮的药用价值

【推荐】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

香与佛教的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