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为“经家”与“论家”之对称。指注释经论之文义者。又指佛门之修道者,亦即佛家。 p6834...(杂名)晋之神僧佛图澄与姚秦之译师鸠摩罗什也。...(一)位于河北正定。原称临济院。创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义玄住此,大振禅...越南著名之佛教建筑。位于顺化。阮潢王子于一六○一年所建。十七至十八世纪,在内战中受到严重破坏。一八一五年重修...亦名:戒本两存广略二教之意 子题:违略制广、教通、机通 戒本疏·总辨广略二教:“立两教相成者。问:‘略教所为,...(菩萨)此佛母尊有大威力,放光明,表覆盖一切众生,以大白伞为三昧耶形,故名大白伞盖佛母。佛母者,诸佛之母之义...(术语)图示佛所说法华经灵山之一会也。...又作摩迦罗俱舍。如意宝珠能含藏万法,故以“如意珠”为“含藏”之义,两者并举,即称如意珠藏;或以能含之藏,取所...梵名 Kashmīra ?aiva。为印度教湿婆悉檀派(梵 ?aiva-siddhānta)之一派。迦湿弥罗地方敬仰阿笈摩(梵 āgama)圣...指米、麦等之种子,亦即世间一般所通称为“种子”者,唯识家则特称为外种。为“内种”之对称。“种子”一词,为大乘...(植物)陀罗尼集经十一曰:欲除家内一切灾祸,取伽罗树枝,若无此木取石榴枝,寸截涂酥酪蜜,咒之一遍着火中。案此...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 前面讲的是世...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人拿着撺在竹条上的一串蜈蚣它们正在苦苦挣扎。莲池问,请您...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切如来秘密之教。大日如来所说此教后,上首之金刚萨埵,以所...
【迦叶正观法尘。而言观六尘者,以法尘是前五尘落卸影子,故并言之。变坏者:法尘托意识而现,】 意识是贪法尘、执...
礼,德之范也。即礼是指规范,尊卑有序。《曲礼》曰:毋不敬。礼要表达恭敬,要如孔子所说的,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有对贫穷夫妻,住屋简陋破旧,家无隔夜粮,每日必须辛勤做工才能餬口,由于夫妻俩身体健康、做事勤快,生活倒也平安...问: 佛法的重点在哪里?念佛法门要注意什么问题? 慧律法师答: 诸位,佛法不是什么法门的问题,法法是平等的,念...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地呀!抹一抹呀!做点别个,当做接一个过程的阶段,然后再念佛...
慧约〔《神僧传》卷第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约。字德素。姓娄氏。东阳乌伤人也。祖世为东南仕族。有占其茔墓者云。后世当有苦行得道者为帝王师焉。母留氏梦长人擎金像令吞之。又见紫光绕身。因而有孕。便觉精神爽发思理明悟。及载诞之日。光香充满身白如雪。俗因名为灵粲。儿童时聚沙为佛塔。垒石为高座。七岁便求入学。即诵孝经论语。乃至史传披文见意。宅南有果园邻童竞采常以为患。乃舍己所得空拳而返。乡土以蚕桑为业。常怀悲恻。由是不服缣纩。季父喜畋腊化终不改。常叹曰。飞走之类去人甚远。好生恶死此情何别。乃绝膻腥。叔父遂避于他里恣行剿戮。梦赤衣使者手持矛戟。谓曰。汝终日杀生。菩萨教化又不能止。捉来就死。惊觉汗流。旦便毁诸猎具深改前咎。约复至常所猎处。见麋鹿数十头腾倚随船。若有愧谢者所居。僻左不尝见寺忽值。一僧访以至教彼乃。举手东指云剡中。佛事甚盛因仍。不见方悟。神人至年。十二始游于剡遍礼。塔庙肆意。山川远会。素心多究。经典宋泰。始四年于上虞东山寺辞亲剪落时年。十七事南。林寺沙门慧静。随静住剡之梵居寺。服勤就养年逾一纪。及静之亡。尽心丧之。礼服阕之。后却粒岩栖饵以松朮。蠲疾延年深有成益。齐太宰文简公褚渊。尝请讲净名胜鬘。渊遇疾昼寝。见梵僧云。菩萨当至。寻有道人来者是也。俄而约造焉。遂豁然病愈。即请受五戒。齐给事中娄幼瑜少有学术。约之族祖也。每见辄起为礼。或问。此乃君族下班。何乃恭耶。瑜曰。菩萨出世方师于天下。岂老夫致敬而已。时人未喻此旨。惟王文宪深以为然。后还都又住草堂。少傅沉约。隆昌中外任携与同行在郡。惟以静漠自娱禅诵为乐。异香入室猛兽驯阶。常入金华山采结。或停赤松涧。有道士丁德静。于馆暴亡。传云。山精所毙。乃要大治祭酒居之。妖犹充斥。长山令徐伯超立议请约移居。曾未浃旬而神魅弭息。后昼卧见二青衣女子从涧水出。礼悔云。夙障深重。堕此水精。昼夜烦恼。即授以归戒。自尔灾怪永绝。天监十八年已亥四月八日。天子发弘誓心受菩萨戒。乃幸等觉殿。皇储已下爰至道俗士庶。咸希度脱。弟子着录者凡四万八千人。尝受戒时。有一干鹊历阶而升。状若餐受。至说戒毕然后飞腾。又尝述戒有二孔雀。驱斥不去。敕乃听上。徐行至坛俯颈听法。上曰。此鸟必欲灭度别受余果。矜其至诚更为说法。无何二鸟同化。后静居闲室。忽有野媪赍书数卷置经案上。无言而出。并持异树自植于庭云。青庭树也。约曰。此书美也不俟看之。如其恶也亦不劳视。经七日又见一叟请书而退。此树叶绿花红扶疏尚在。又感异鸟身赤尾长形如翡翠。相随栖息出入树间。大通四年梦见旧宅白壁朱门赫然壮丽。仍发愿造寺。诏乃号为本生焉。又敕改所居竹山里为智者里。大同元年八月使人伐门外树枝曰。舆驾当来勿令妨路。人未之测。至九月六日现疾北首右胁而卧。神识恬愉了无痛恼。谓弟子曰。我梦四部大众幡花罗列空中迎我凌云而去。福报当讫。至十六日敕遣舍人徐俨参疾。答曰。今夜当去。至五更二唱。异香满室。左右肃然。乃曰。夫生有死自然恒数。勤修念慧勿起乱想。言毕合掌便入涅槃。春秋八十有四。六十三夏。初卧疾时。见一老公执锡来入。及迁化日诸僧咸卜寺之东岩。帝乃改葬独龙。抑其前见之叟则志公相迎者乎。又临终夜所乘青牛。忽然鸣吼泪下交流。至葬日敕使牵从部伍。发寺至山吼泪不息。又建塔之始白鹤一双。绕坟鸣泪声甚哀惋。葬后三日欻然永逝。
上篇:僧林〔《神僧传》卷第四〕 | 下篇:檀特师〔《神僧传》卷第四〕 |
【戒禁取见】 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印度古代苦行外道,认为受持牛、狗、鸡等戒,可以得涅槃之果。这是非因计因...
释家
澄什
临济寺
灵姥寺
广略二教相成
大白伞盖佛母
法华曼荼罗
如意珠藏
迦湿弥罗湿婆派
外种
伽罗树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推荐】经书跟佛像千万不要烧

莲池大师和蜈蚣

各宗要略——真言宗

爱上自己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