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亦名:食界、净地 资持记·释结界篇:“食界者,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煮罪。”(事钞记卷六·三·一六)...子题:破羯磨僧通二世、破法轮僧唯局佛世、破羯磨僧通现未、破法轮僧局现在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就时明 破者 ,...【五十五苦】 p0264 显扬十五卷三页云:如是三苦差别,复有五十五种;应知。颂曰:界、缘、身等、趣、种类、谛、三...凡二部。(一)摄于中阿含经卷三十二(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叙述长苦行尼揵从佛之问,答以身口意三罚中身罚为最重,佛...(譬喻)邻家之珍宝也。以喻于己无益。...(地名)祇树给孤独园也。长阿含经一曰: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花林窟。...俱利迦罗,梵名 Kulikah。意译作尊敕。又作俱哩迦龙王、古力迦龙王、瞿梨伽罗龙王。为密教不动明王之变相,其形像为...【尊】 p1186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卽此大师、亦称为尊。他义行故。又云:所言尊者,共诸声闻、善圆满故。又云:所...(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阿难思念十二缘生之深义,以此问佛,佛为广说,即中阿含大因缘经也。...(经名)具名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唐金刚智译。...属日本真言宗智山派。别称宝生院、大须观音。位于名古屋。能信初建于中岛郡,师广泛收集内外书籍,后奉德川家康之命...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真正的贤人君子一定会真诚待人,不用机心,不设城府。 但是现在这种人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人和人之间你...
【原文】 或问:妙喜云愚人终日掐数珠求净业,念佛果愚人所为乎?噫!予昔曾辩之矣。妙喜但言愚人终日掐数珠求净业...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 大安法师答: 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生悔罪心者。须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稂莠则不能嘉谷,...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受戒以后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心态是不是不好,会影响...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境的不同认识。《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佛本怀垂方便 圆音一阐士归庐 大法将弘神运殿 一切法门从此流...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如何得到清净的身口意?如何得到修行的...
道琳〔《神僧传》卷第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琳。本会稽山阴人。少出家有戒行。善涅槃法华诵净名经。吴国张绪礼事之。后居富阳县林泉寺。常有鬼怪。自琳居之则消。琳弟子慧韶为屋所压头陷入胸。琳为祈请。韶夜见两胡道人拔出其头。旦起遂平复。琳于是设圣僧斋。铺新帛于床上。斋毕见帛上有人迹。长三尺余。众咸服其征感。富阳人始家家立圣僧坐以饭之。至梁初琳出居齐熙寺。天监十八年卒。春秋七十有三。
上篇:香阇梨〔《神僧传》卷第四〕 | 下篇:嵩头陀〔《神僧传》卷第四〕 |
【喜受】 五受之一。即于顺境,其心适悦的感受;为受心所对苦、乐、忧、喜、舍五受之一。在欲界、初禅及第二禅中,...
摄食界
破僧就时分别
五十五苦
优婆离经
邻珍
祇树花林窟
俱利迦罗龙王
尊
大生义经
曼殊五字心陀罗尼品
真福寺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真正的贤人君子,不设机心城府

念佛是愚人所为吗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世人若遇灾殃,应作偿债想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莲宗祖师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