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赵宋天息灾译。说观自在菩萨历劫救苦之事,又说所住种种三昧之名,又说毛孔...【蛇药僧伽蓝】 p1038 西域记三卷三页云:代鸽西北二百余里,入珊尼罗阇川,至萨裒杀地(唐言蛇药)僧伽蓝。有窣堵波...若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为苦、集之二谛,即无明、行、爱、取、有等五支为集谛,识、名色、六处、触、受、生...(人名)Harivarman,诃利跋摩之略。成实论主之梵名。...就世之相言之,所谓相续。而相续之种别亦有三: 一、世界相续 由众生之有业,而国土世界安立。 二、众生相...(名数)一信满成佛,依种性地之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是为信满成佛。二解满成佛,依解行地...即茶台、茶托。又称托子、橐子。为放置杯、碗之台子。在佛门中,称高台之茶托为托子。 p2423...指如来的觉悟。因其不可思议,故云妙,至高无上,故云无上。...【根上下智力】 p0923 杂集论十四卷五页云:根上下智力者,谓于一切种根上下智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身受】 p0674 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五识相应,说名身受。别依身故。 二解 如二十一种受中说。 三...【四种净妙法】 p0446 瑜伽六十七卷九页云:复次当释月喻经中具戒,具德,柔和,善法,诸句差别。谓声闻中,略有四...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有父子俩是开饭馆,卖打卤面的。打卤面的调料调配得特别好,谁家的都没有他家的好吃。儿子跟父亲干,父亲经常告诉他...有一位吸毒的囚犯,被关在牢狱里面,他的牢房却只有一两坪大,空间非常的狭小,住在里面很是拘束,不自在又不能活动...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众不得从事生计营业,亦不可蓄存财富物资,惟以延续色身、长...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你念了多年的佛了,念佛有没有感应?我说当然有啊,他们就会说是见到佛菩萨了还是看到放光了,闻...菇类食物是属于可供食用的真菌,家族成员相当多,以下介绍六种对人体有益的菇类: 1、香菇: 含有一种特异的香味物...【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人活在世间,...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轻体重。2013年发表在《美国营养和饮食学会期刊》上的一项为...【惠能】 人名,为禅宗第六祖。六祖降生时,有异僧到他家中拜访说:夜来生儿,可名惠能!惠能的父亲叩问其义,僧说...
杯渡〔《神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人因目之。初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莫测其由。尝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渡窃而将去。家主觉而追之。见渡徐行。走马逐之不及。至于孟津河浮木杯于水。凭之渡河。不假风棹轻疾如飞。俄而及岸达于京师。见时可年四十许。带索褴缕殆不蔽身。言语出没喜怒不均。或严冰叩冻洗浴。或着履上山。或徒行入市。唯荷一芦圌(音遄)子更无余物。尝从延贤寺法意道人处。意以别房待之。后欲往瓜步江。于江侧就航人。告渡不肯载之。复累足杯中顾盻言咏。杯自然流直渡北岸。向广陵遇村舍李家八关斋。先不相识。乃直入斋堂而坐。置芦圌于中庭。众以其形陋无恭敬之心。李见芦圌当道。欲移置墙边。数人举不能动。渡食竟提之而去。笑曰。四天王李家。于时有一竖子窥其圌中。有四小儿并长数寸。面目端正衣裳鲜洁。于是追觅不知所在。后数日乃见在西界蒙笼树下坐。李礼拜请还家。日日供养。渡不甚持斋。饮酒啖肉。至于辛鲙。与俗无异。百姓奉上或受不受。沛国刘兴伯为兖州刺史。遣使要之。负圌而来。兴伯使人举视。十余人不胜。伯自看唯见一败衲及一木杯。后还李家。复得二十余日。清旦忽云。欲得一袈裟。中时令办。李即经营。至中未成。渡云。暂出。至瞑不返。合境闻有异香。疑之为怪。处处觅渡。乃见在北岩下敷败袈裟于地卧之而死。头前脚后皆生莲华。极鲜香。一夕而萎。邑共殡葬之。后数日有人从北来云。见渡负芦圌行向彭城。乃共开棺靴履存焉。既至彭城遇有白衣黄欣。深信佛法见渡礼拜。请还家。家至贫但有麦饭而已。渡甘之怡然止得半年。忽语欣云。可觅芦圌三十六枚。吾须用之。答云。此间止可有十枚。贫无以买。恐不尽办。渡曰。汝但检觅宅中应有。欣即穷检。果得三十六枚。列之庭中。虽有其数亦多破败。比欣次第熟视皆已新完。渡密封之。因语欣令开乃见钱帛皆满。可堪百许万。识者谓是杯渡分身他土所得嚫施。回以施欣。欣受之皆为功德经一年许辞去。欣为办粮食。明晨见粮食具存。不知渡所在。后东游入吴郡。路见钓鱼师。因就乞鱼。鱼师施一喂者。渡手弄反复还投水。游活而去。又见网师更从乞鱼。网师瞋骂不与。渡乃拾取两石子掷水中。俄而有两水牛斗其网中。网既碎败不复见牛。渡亦已隐。行至松江。乃仰盖于水中乘而渡岸经涉会稽剡县登天台山。数月而返京师。少时游止无定。请召或往不往时南州有。陈家。颇有衣食。渡往其家甚见迎奉。闻都下复有一杯渡。陈父子五人咸不信。往都下看之。果如其家杯渡。形相一种。陈设一合蜜姜及刀子熏陆香手巾等。渡即食蜜姜都尽。余物宛在膝前。其父子五人恐是其家杯渡。即留二弟停都守视。余三人还家。家中杯渡如旧膝前亦有香刀子等。但不啖蜜姜为异尔。乃语陈云。刀子钝可为磨之。二弟还都云。彼渡已移灵鹫寺。其家忽求黄纸两幅作书。书不成字。合同其背。陈问上人作何券书。渡不答。竟莫测其然。时吴部民朱灵期使高丽。还值风舶飘经九日。至一洲边。洲上有山。山甚高大。入山采薪。见有人路。灵期乃将数人随路告乞。行十余里闻磬声香烟。于是共称佛礼拜。须臾见一寺甚光丽。多是七宝庄严。又见十余石人。乃共礼拜还反。行少许闻唱导声。还住更看。犹是石人。灵期等相谓此是圣僧。吾等罪人不能得见。因共竭诚忏悔。更往乃见真人。为灵期等设食。食味是菜。而香美不同世食。竟共叩头礼拜。乞速还至乡。有一僧云。此间去都乃二十余万里。但令至心不忧不速也。因问灵期云。识杯渡道人不。答言。甚识。因指北壁有一壶挂锡杖及钵云。此是杯渡住处。今因君以钵与之。并作书着函中。别有一青竹杖。语灵期云。但掷此杖置舫前水中。闭船静坐。不假劳力必令速至。于是辞别。令一沙弥送至门上。语云。此道去行七里至船。不须从先路去也。如言西转行七里许至船即具如所示。唯闻舫从山顶树木上过。都不见水。经三日至石头淮而住。亦不复见竹杖所在。舫入淮至朱雀。乃见杯渡骑大航兰以捶捶之曰。马马何不行。观者甚多。灵期等在舫遥礼之。渡乃自下舫取书并钵。开书视之字无人识者。渡大笑曰。使我还耶。及钵掷云中还接之曰。我不见此钵四千年矣。渡多在延贤寺法意处。时世以此钵异物竞往观之。有庾常婢偷物而叛。四追不擒乃问杯渡。云已死。在金城江边空冢中。往看果如所言。孔宁子时为黄门侍郎。在家患痢。遣信请渡。渡咒竟云。难差。见有四鬼皆被伤截宁子泣曰。昔孙恩作乱家为军人所破。二亲及叔皆被痛酷。宁子果死。又有齐谐妻胡母氏病。众治不愈。后请僧设斋。斋座有僧劝迎杯渡。渡既至一咒。病者即愈。齐谐伏事为师。因作传记。其从来神异不可备纪。元嘉三年九月辞谐入东。留一万钱物寄谐倩为营斋。于是别去。行至赤山湖患病而死。谐即为营斋。并接尸还葬建康覆舟山。至四年有吴兴邵信者。甚奉法。遇伤寒病无人敢看。乃悲泣念观音。忽见一僧来云。是杯渡弟子。语云。莫忧家师寻来相看。答云。渡死已久。何容得来。道人云。来复何难。便衣带头出一合许散。与服之病即差。又有杜僧哀者。住在南岗下。昔经伏事杯渡。儿病甚笃。乃思念恨不得渡与念神咒。明日忽见渡来。言语如常。即为咒病者便愈。至五年三月渡复来齐谐家。吕道惠闻而怛之杜天期水丘熙等。并见皆大惊。即起礼拜。渡语众人言。年当大凶可勤修福业。法意道人甚有德。可往就之。修立故寺以禳灾祸也。须臾门上有一僧唤渡。便辞去云。贫道当向交广之间不复来也。齐谐等拜送殷勤于是绝迹。顷世亦言时有见者。
上篇:昙无忏〔《神僧传》卷第三〕 | 下篇:昙谛〔《神僧传》卷第三〕 |
(术语)往生易与修行易之意,他力念佛之宗旨也。...
庄严宝王经
蛇药僧伽蓝
十二因缘与四谛
跋摩
三相续
四种成佛
托子
无上妙觉
根上下智力
身受
四种净妙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推荐】奥秘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
牢狱很大

僧人托钵行脚的含义
时时刻刻都得到加持和摄受
六种对人体有益的菇类
示华权师病中法语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