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譬喻)声闻之戒,譬之瓦器,菩萨之戒,譬之金器。清净毗尼方广经曰:如破瓦器,不可修补。是声闻毗尼,如金银器破...【兴渠】 讹也。应法师:此云少,正云兴宜。出乌茶娑他那国,彼人常所食也。此方相传为芸台者,非也。此是树汁...【性境五不随】 玄奘三藏偈子︰‘性境不随心’,《宗镜录》六十八,谓有下列五种不随的情形,即:一、性不随:能缘...(一)指称心如意。 (二)指说法及法会之际,讲师所持之器具。此物原为印度古时之爪杖,梵语为 anuruddha(阿那律),...亦名:安居竟自恣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所以制在夏末者。若论夏初创集,将同期款九旬,立要齐修出离;若逆相举发...(物名)露出于堂塔外之幔幕也。法华经序品曰:珠交露幔。...(经名)Vinitapaṭṭa,咒名。译曰断结。见陀罗尼杂集二。...【轻重业】 p1290 俱舍论十八卷十四页云:欲知诸业轻重相者,应知轻重,略由六因。其六者何?颂曰:后起、田、根本...(术语)又曰本惑,本烦恼。谓大乘百法中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也。恶见以外,谓为五钝使。开恶见之一...为修行者所持之钵(应量器)。一般所言“三衣一钵”,即表示佛教修行者生活之简朴。 p74...(术语)悟真理谓为入。大乘义章一曰:证会名之为入。【又】解知事物曰入。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净影疏曰:入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有一个猎人,他在森林当中打猎,捉到了一只六牙白象,他就把这只白象献给国王...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很有文才,对佛理也非常了解。他主要是在禅宗很有造诣,然...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德、善根不退,都是约着我们现生的角度来说;以下的第十八、十...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十九受乐同于漏尽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刹土当中的...
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圣严法师表示,现在社会普遍有种不安定感,这种不安定感是由每一个人所形成的。所谓平安,有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正要睡著的时候,一只蚊子嗡嗡嗡地在你的脸上转,你气的伸手要打,他却已经飞走了,...面对一大堆人名,人们最关系、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他自己的名字。所以说,牢记别人的名字,并正确无误地唤出来,对任...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付嘱啊?你必须得净心。你净了心,观你的心,跟佛所教导的教义...
净贤(﹝梁﹞(东青园寺)[《比丘尼传》卷四]
【历代名僧辞典】
净贤。本姓弘。永世人也。住青园东寺。有干局才能而好修禅定。博穷经律言必典正。虽不讲说精究旨要。宋文皇帝善之。湘东王或龆龀之年眠好惊魇。敕从净贤尼受三自归。悸寐即愈。帝益相善。厚崇供施内外亲赏。及明帝即位。礼待益隆资给弥重。建斋设讲相继不绝。当时名士莫不宗敬。后总寺任十有余载。年七十五。梁天监四年而卒。复有惠高宝颙。皆知名。慧高坐禅诵经勤营众务。宝颙讲法华经明于观行。
上篇:慧胜(﹝梁﹞(梁闲居寺)[《比丘尼传》卷四] | 下篇:净渊(﹝梁﹞(竹园寺)[《比丘尼传》卷四] |
凡二十卷。日本庆恩院志晃撰。内容记述日本三井园城寺(又称寺门)之守护神,及寺之沿革,与开祖智证大师以下历代长...
瓦器金器
兴渠
性境五不随
如意
自恣制夏末意
露幔
毗尼波啄
轻重业
根本烦恼
一钵
入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净界法师:宁可在山中睡觉,也不要在都市办道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圣严法师的三个安心法
圣严法师《与蚊子和平共存》
尊重,从记住名字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