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弥勒六部经之一。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弥勒下生成佛经、弥勒成佛经、下生成佛经、当下成佛经、弥勒当来成佛...【于食追求种类过患】 p0752 瑜伽二十三卷八页云:云何追求种类过患?谓于饮食追求种类,有多过患。或有积集所...少光,梵名 Parīttābha,音译波栗阿婆、波利答、波梨陀。又作光曜天、少梵天、水行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即色界...【优昙钵罗】 此云瑞应。般泥洹经云:阎浮提内有尊树王,名优昙钵,有实无华。优昙钵树有金华者,世乃有佛。施...(书名)洞山大师所作。比心于明镜也。会元十三洞山章曰:因曹小辞,师遂嘱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凡四卷。元至正十四年(1354),宝州觉岸着。略称稽古略。为编年体佛教通史。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本书叙述佛教传...即宋代宏智正觉禅师对证悟所揭出之三种境地。即:(一)正位一色,谓既已证悟,则一切无有差别之相,而显现平等之境界...(术语)过现未三大劫中,未来大劫之名,此劫中有千佛出世。始于日光佛,终于须弥相佛。佛之出兴,如天之星宿,故名...涅槃经云一行:一行者,如来所行之行也。行以进趣为义,能行此行,则能趣向佛果。虽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经明五行...【释经法相】 p1455 瑜伽八十二卷六页云:复次此中诸说法师、应于如是安立释经法相,先当寻求若文若义。次复为他转...(术语)Indriya,能生之义。增上之义。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则名为...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为什么说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因为你执着金钱,你就被金钱关在牢笼里面。今天你为了这个名,好名,喜欢在新加坡...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求生净土。 2.一旦无常到,...问: 过重的情执(主要指亲情),目前已是弟子修行的障碍。弟子愚昧,不知该如何淡化?望师父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题,心很浮躁。该如何静下心来? 浮躁的原因是你想得到一个什...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判断出自己临终时是否能够往生?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才能保证临...现代学佛的又一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恋世的,耽恋着世间欲乐,没有出世解脱的意向。小乘与人天法相反,...问: 现在有弘扬净土的行人,说专持一句名号就可以往生,不用再学习经律论,也不用持戒,甚至不用修十善业。请问这...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它表层的规范,第二个是它深层的精神。 预记末法: 【我...
昙彻(﹝齐﹞(南永安寺)[《比丘尼传》卷三]
【历代名僧辞典】
昙彻尼。未详何许人也。少为普要尼弟子。随要住南永安寺。要道洁学优有闻当世。彻秉操无矫习业不休。佛法奥义必欲总采。未及成戒已究经论。具足已后遍习毗尼。才堪机务尤能讲说。剖毫析滞探赜幽隐。诸尼大小皆请北面。随方应会负帙成群。五侯七贵妇女以下莫不修敬。年六十三。齐永明二年卒矣。
上篇:法缘(﹝齐﹞(东官曾成)[《比丘尼传》卷三] | 下篇:僧敬(﹝齐﹞(崇圣寺)[《比丘尼传》卷三] |
五百之数既多非可具列于第下也 次诸三昧而辩陀罗尼门者。若依论解三昧。但是心相应法陀罗尼。或心相应。或不相应。...
弥勒受决经
于食追求种类过患
少光天
优昙钵罗
宝镜三昧歌
释氏稽古略
宏智三种功勋
星宿劫
一行
释经法相
根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慧律法师: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10句人生忠告
大安法师:如何淡化过重的情执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推荐】如何判断出自己临终是否能往生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是否就不用持戒修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