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众生之感与佛之应,共为不可思议也。...【阿伽陀】 此云普去,能去众病,又翻圆药。华严云:阿伽陀药,众生见者,众病悉除。律钞云:报命支持,勿过于...【阿赖耶缘起】 为四种缘起之一。唯识宗的唯识说,主张一切万法皆由阿赖耶识缘起。阿赖耶梵语 alaya ,意译为‘藏’...梵语 evaj mayā?rutaj,巴利语 evaj me sutaj。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亦名:不污手捉食器戒开缘、污手捉食器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病,或草上受,叶上受,洗手受者。...(譬喻)累积珍宝之库藏也,妙法能济众生之苦厄,故以为喻。无量寿经曰: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法华...(术语)又云突膝吉栗多,突瑟ㄦ理多Duṣkṛta,独柯多(巴)Dukkaṭa。戒律之罪名也。四分律分之为身口二业,而译...【厌坏对治】 p1276 杂集论九卷十三页云:厌坏对治者:于有漏诸行,见多过患。谓以如病如痈等行、厌坏五取蕴故。...(人名)玄素之法嗣。始驻锡于径山。唐代宗大历三年诏使至阙。召对叶旨。赐号国一。辞归本山。德宗贞元八年寂。寿七...谓专注一心时,能制伏意念所起之烦恼。即专心一意,当可制伏意三(贪欲、瞋恚、愚痴)、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名数)华严十玄门所摄之十义,即教义理事等十双,故曰十对。...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九》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
我家附近有个凤凰山,凤凰山上有个凤凰古寺,山下有一些菜园和草莓园,是我们周末常去的地方。元旦放假去凤凰山玩,...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行恶事,口说恶言,意起恶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门能令众生...
我们今天总说缺钱,找不到工作,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钱在哪里,工作在哪里。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当我们没有去积累...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佛陀说...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二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观察如来庄严功德中有...
静称(﹝宋﹞(山阳东乡竹林寺)[《比丘尼传》卷二]
【历代名僧辞典】
静称。本姓刘。名胜。谯郡人也。戒业精苦。诵经四十五万言。寺傍山林无诸嚣杂。游心禅默永绝尘劳。曾有人失牛推寻不已。夜至山中望寺林火光炽盛。及至都无。常有一虎随称去来。称若坐禅蹲踞左右。寺内诸尼若犯罪失不时忏悔。虎即大怒。悔罪便悦。称后暂出山道遇一北地女人。造次问访欣然若旧。女姓仇名文姜。本博平人也。性好佛法闻南国富道关开托避得至此土。因遂出家。既同苦节。二人不资粮米。饵麻朮而已。声达虏都。虏谓圣人。远遣迎接二人不乐边境。故秽声迹危行言逊。虏主为设肴馔皆悉进啖。因此轻之不复拘留。称与文姜复还本寺。称年九十三。无疾而卒也。
上篇:僧果(﹝宋﹞(广陵)[《比丘尼传》卷二] | 下篇:法相(﹝宋﹞(吴太玄台寺)[《比丘尼传》卷二] |
安住于坐禅之意。与“安心法门”、“安乐法门”同义。若因安住坐禅而心呈平静,则称为安禅静虑。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
本感应妙
阿伽陀
阿赖耶缘起
如是我闻
腻手捉饮器戒开缘
宝藏
突吉罗
厌坏对治
径山道钦禅师
一心制意
十对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你是你的佛
圆瑛法师:多念几声佛

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五蕴身心与如来清净法身有何异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