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一箭道】 嘉祥云二里,或云取射垛一百五十步,或云百三十步,或云百二十步。汉书律历志曰:度长短者,不失毫...【所缘缘】 唯识宗所立四缘之一。又作缘缘,即所缘之缘。所谓‘所缘’,即指心及心所认识作用之对象;若心、心作用...缠,缠缚之义;在缠,在烦恼之缠缚垢秽中。以诸佛菩萨一一之本誓标帜,供养在缠如来,增长内薰力,称为在缠供养。所...亦名:展转食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受施五正食请,不问道俗亲非亲;二、食体堪饱足;三、无...(异类)夜叉王名。最胜王经四天王品云:彼献佛以陀罗尼,名宝贤陀罗尼经。...(术语)Śloka,又作室路迦,输卢迦。旧云首卢。...【敬】 p1248 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三页云:云何敬?答:谓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于自在者,有怖畏转;...(术语)觉之意。对于迷而言。即自迷梦醒觉也。与觉悟同义。...一心即众生心,二门即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六上):“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名数)又曰三世无障碍戒。密教之方便戒也。大日经受方便品说之,所谓大乘之十善戒也。...是比丘具足戒以外的微细行仪。比丘所应守之二百五十戒,配以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合成一千戒,各有三世(一说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过去有个好赌之人养了一只猕猴,主人赢钱的时候,回家就会顺道买些水果,逗它开心;但是,每当主人输钱了,就会打猕...
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则不是疑法便是疑自。若有丝毫疑心,则因疑成障。...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时候却依赖糊涂才得以体现。郑板桥说: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有...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当我们透过权实二法的操作,成佛以后,那什么是佛呢?我们...
慎独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即一个志于道...一位做电视企划与采访的年轻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颠倒。因与家人同住,所以他妈妈常会担心,常念他:要记得吃饭,...问: 师父,通过什么表现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还请师父慈悲开示。 慧广法师答: 如果我们修行后,心变得柔...黄豆享有豆中之王的美称,每天吃点黄豆、豆制品或喝杯豆浆是众多营养学家的建议。黄豆富含多种营养素,对健康的贡献...
令宗(司州)[《比丘尼传》卷一]
【历代名僧辞典】
令宗。本姓满。高乎金乡人也。幼有清信乡党称之。家遇丧乱为虏所驱。归诚恳至称佛法僧。诵普门品。拔除其眉。托云恶疾。求诉得放。随路南归。行出冀州。复为贼所逐。登上林树专诚至念。捕者前望终不仰视。寻索不得俄尔而散。宗下复去。不敢乞食。初不觉饥。晚达孟津无船可济。慞惶忧惧更称三宝。忽见一白鹿不知所从来。下涉河流。沙尘随起。无有波澜。宗随鹿而济。曾不沾濡。平行如陆。因得达家。仍即入道诚心冥诣。学行精恳。开览经法。深义入神。晋孝武闻之遣书通问。后百姓遇疾贫困者众。宗倾资赈给告乞人间。不避阻远随宜赡恤。蒙赖甚多。忍饥勤苦形容枯悴。年七十五。忽早召弟子说其夜梦。见一大山云是须弥。高峰秀绝上与天连。宝饰庄严晖耀烂日。法鼓铿锵香烟芳靡语吾令前愕然惊觉。即体中忽忽有异于常。虽无痛恼状如昏醉。同学道津曰。正当是极乐耳。交言未竟。奄忽迁神。
上篇:道容(新林寺)[《比丘尼传》卷一] | 下篇:支妙音(简静寺)[《比丘尼传》卷一] |
谓于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五悔中去除忏悔,以其余四者称为四悔。法华忏法之仪式中,先前既于六根段修第一...
一箭道
所缘缘
在缠供养
背请戒犯缘
宝贤大将
室卢迦
敬
悟
一心二门
十种方便戒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猕猴喻

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把聪明转变成智慧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