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华严经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华严宗谓圆教之菩萨以真实之智解照见法界时,所触目者,无论万有万法,皆视为佛身,简...(术语)大乘二种性之一。谓无始已来本识所具有之大乘无漏法尔种子也。...【于诸学处不甚恭敬】 p0750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于诸学处不甚恭敬?谓遭厄难,宁舍学处,不弃身命。志求...凡二卷。又作太子本起瑞应经、瑞应本起经、瑞应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木经为佛传中早期成立者,其内容...【荃提】 荃,谓荃草,出昆仑山。提,谓可迁徙提挈也。见经音义。...(物名)珍宝之风铃,又铃子也。无量寿经上曰: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又作略拜、即礼、速礼。指折叠坐具置于地而行叩拜之礼。依大鉴清规载,古法规定小僧见大比丘时,须两度展折坐具而礼...(Angkor)位于高棉北部。又作禄兀。即安哥。为吉蔑族(Khmer)安哥王朝自九世纪至十五世纪之都城,此都城包括六百...(术语)许出家之公验也,又云祠部牒。以从尚书省之祠部司出之故也。编年通论十六曰:天宝五年五月制,天下度僧尼,...法界次第云百八三昧: 一、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者,首楞严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归依僧】 p1418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九页云:诸归依僧者,何所归依?答:若法、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有一位九十二岁的老太太,儿女都过世了,先生也早已过世了,所以大家就决定把她送到敬老院去,她眼睛也看不清了,去...我们修通途法门,要讲到怎么契入到无念、无相、无住的心体去,那么对我们来说很难,因为我们的心,念念都是攀缘啊!...
前 言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在东林祖庭,我们一道来研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因缘,亦是...问: 弟子有一个问题请教,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具足信愿,散乱心念佛能往生。一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人...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台湾疗养院,凡是送院的病人,一律要吃素。根据统计,吃素的病...
学佛以后,反增烦恼?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反对?问题不在学佛,问题在于方式。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第一篇:原理为什么孝顺父母,可以解决工作、姻缘、资财、办事、抑郁多病等一切问题? 佛说: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
道悟(郑州普照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悟号佛光。陕西兰州冠氏子也。师生即齿发俱长具大人相。年十六力求出家父母不听。乃绝食几死。遂舍入里中寺祝发。阅二年偶宿临洮湾子店梦梵僧。振声唤觉忽闻马嘶。豁然大悟喜不自胜。说偈曰。见也罗见也罗遍虚空只这个。遂归告母曰。某于途中拾一物。母问何物。师曰。无始来不见了的。母掌曰。何喜之有。遂辞欲参方去。母问。汝将何之。答曰。水流须到海。鹤出白云头。先是熊耳山有白云海禅师。虽住古剎不畜一徒。人或问。和尚何不择一法嗣去。海曰。芝兰秀发独出西秦。曰几时至。海曰。行脚了也。师腰包将至。海命侍者鸣钟集众曰。我关西弟子来也。然此寺原是郭子仪所建。今渠自来住持。汝当迎之。师方入门。海遥见便云。相公来何暮也。师进前曰诺。海大笑。竟授与衣法令继其席。自即退隐寺侧。先有群盗盘踞劫民受其害。或请海捕之。海曰。非老僧所能也。不久郭公至必自捕也。民弗解其说。后师居寺方三日。乃率众往擒尽缚之。破其穴将欲尽诛。贼哀乞命。师从容谓曰。汝劫财物伤人命分当死矣。今汝乞命独不念彼命乎。贼叩首流血愿从三宝戒誓不为非。师为说偈剃发释之。自是路不拾遗者数十年。人始信师实郭令公之再来也。宋大定二十四年海公殁。师方出主郑州普照。又迁三乡竹阁庵。身着白衣跨黄犊吹短笛游于洛中。尝曰。道我凡耶。曾向圣位中来。道我圣耶。又向凡位中去。道我非凡非圣耶。却向毗卢顶上别有行处。泰和五年于临洮大势寺结夏。阐圆觉经谓众曰。此席将半。吾当行矣。五月十二日晚小参为众谈第一义。晨兴呼侍僧曰。我病觅药去。侍僧将出门。师已蜕矣。上有五色祥云盘结似盖。红光如日弥塞四维三日不散。世寿五十五。僧腊三十有九。弟子举全身建塔焉。[如惺]系曰。迦叶闻那罗王三奏乐则三起舞。非习气其谁耶。昔郭邠阳能为国讨贼拯民于涂炭。今为佛光居寺方三日便擒群盗。得非习气使然者乎。观其着白衣骑黄犊而吹笛游洛。自称于毗卢顶上别有行处。此又不可思议也矣。
上篇:师范(临安府径山)[《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下篇:晓莹(江西罗湖)[《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禅波罗密云八定: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也。 一、初禅天定 谓人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
独觉身
本性住种性
于诸学处不甚恭敬
太子瑞应本起经
荃提
宝铃
触礼
吴哥
度牒
百八三昧
归依僧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把生命价值建立在外在上,那你一定不开心
大安法师:这句名号是佛心、是清静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具足信愿的人会散乱念佛吗
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