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异生】 此在佛经中指‘凡夫’而言,谓不同于圣者的生类,亦称‘异生类’。又、凡夫造作种种善恶之业,造善业者生...(术语)无妄念也,即正念之异名。三慧经曰:问曰:何等为能知一万事毕?报曰:一者谓无意无念万事自毕,意有百念万...【无分别智行相】 p1082 世亲释八卷十四页云:论曰:诸菩萨行相,复于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菩萨行相、...(杂语)省墓也。释氏要览下曰:殡后三日,再往墓所,谓之覆墓。...觉悟的人的意思,梵语叫做佛陀。被称为觉者的人,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缺一就不可以被称为觉...(经名)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之略名,一卷,宋疆良耶舍译。说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而临频婆娑罗王之宫中,分十六观而说...梵语 lokottara-jāna。指声闻、缘觉二乘之智。三智之一。二乘之人,以一切智修四谛十二因缘,能出离世间,故称之为...凡二卷。唐代若那跋陀罗译。又作大般涅槃经荼毗分、大涅槃经后译荼毗分、涅槃经后分、阇维分、后分。叙述佛入灭前后...(人名)Āṣāḍha,又作頞沙荼,阿沙荼。比丘名,此人为比丘尼所度而得度。见阿育王经九,经律异相十七。【又】译...(773~831)唐代归宗智常之俗家弟子。字浚之。贞元年间(785~805),在庐山五老峰下创白鹿洞,后徙少室山。元和初...若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为苦、集之二谛,即无明、行、爱、取、有等五支为集谛,识、名色、六处、触、受、生...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得理念的指导下,契入诸法实相。实相是无相的。如《金刚经》云...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清新,心情也分外愉快舒畅。天空洒净,似乎喻意着此次行程有着...问: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慧律法师答: 出家还是在家都要问自己,要审心,自己的心就是那把钥匙,自己去打开内...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地法门。我起初一直不明白这个道理,佛法不就是诸恶莫作,众善...
地底的生命...一位妇人在河边寻死,被路过的船夫搭救了,询问原因,妇人说,因为丈夫猝逝,觉得没有丈夫,活不下去了。 船夫问:...
《百缘经》中的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长者,他的妻子产下一个男儿,这个孩子肚子饿了要吃奶,但是...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熔金铜,倾入模中。模直...
道谦(建宁府)[《大明高僧传》卷第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谦本郡人。未详氏族。初依佛果无所入。妙喜奉旨住径山。谦亦在侍。令往长沙通书于张紫岩。乃自谓。参禅二十年尚无个入处。又有此行。岂不荒废了矣。将辞友人宗元。叱曰不可。岂以在路参禅不得耶。汝去吾与俱往。一日在途泣曰。一生参禅无得力处。今奔波若此何得相应。元曰。尔但将诸方参得悟得并圆悟妙喜与尔说得底。都不要理会。途中我可替者尽替。汝只有五事替不得。须自承当。曰何为五事。元曰。着衣吃饭屙屎放尿驮个死尸路上行。谦于言下大彻。不觉手舞足蹈。元曰。汝此回方可通书。吾先归矣。后半载返双径。妙喜于山门外亭一见便曰。建州子这回自别也。
上篇:鼎需(福州西禅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六] | 下篇:清旦(潭州)[《大明高僧传》卷第六] |
梵语 lohitamuktikā,巴利语 lohitavka。又作赤宝、赤真珠。世间七宝之一。佛地经论卷一以赤珠为赤虫之所出,或其...
异生
无念
无分别智行相
覆墓
觉者
观无量寿经
出世间智
大般涅槃经后分
阿沙陀
李渤
十二因缘与四谛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无相、无住、无念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佛学漫画】地底的生命
找回那个没有结婚前的你

吃沙而亡的比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