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谓违悖本不生之理,即违悖真如法性之理之心。净严之大日经住心品疏冠解谓,就“竖”而言,于一切之恶法内,此心与法...(术语)七曜及罗睺计都之九执也。大日经疏四曰:诸执者,执有九种:即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与罗睺计都,都合为...(术语)自归三宝谓之自归,其授三归戒于弟子之人称为自归师。象器笺八曰:观音忏法式,有导师香华自归三职。...(一)位于蒋山(江苏钟山)。本寺肇建于六朝,初名道林寺。梁天监(502~519)年中,保志禅师寂于此,武帝为立塔寺,...子题:墼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言看是知是;若断干枯草木;若于生草木上曳材曳竹,正篱障;若拨墼石,若...谓违背缘起之理,而迷妄的执着实我、实法或假名言相。亦即显现我执、法执之相。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七上):“...【由唯识】 p0523 世亲释四卷七页云:由唯识者:唯有识故。一切诸识,皆唯有识。由所识义,无所有故。无性释四卷十...(譬喻)僧祇律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伽尸。于空间处,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到一尼俱律树...(术语)胎藏界者大日经说十院,青龙仪轨说十三院,现图示十二院。于此加四大护院,而为十三大院,四大护院者,应在...【三类境】 这是唯识宗的教义,即将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三类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类...(杂语)以花寄于色界第四禅之五净天。则恒不萎。以世界之大风灾亦不至此天故也。安乐集曰:譬如寄花五净,风日不萎...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从因缘上观察,我们跟众生是一个母子的关系,事相的因缘多。但这个自他交换,是一种...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要不要下田工作。可是无论他有没有去耕作,都会受到因果法则的...苏东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职,和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所住的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 。有一天,苏东坡坐禅欣然有得,便做...
梵网菩萨戒号称千佛大戒,我们再珍视都不为过。而如果追溯一下菩萨戒最早是怎样传入东土、第一批得受梵网经菩萨戒者...一、 补偿心理 有的人因为夫妻分居,寂寞难耐,或者因为夫妻一方有生理缺陷,生理上得不到满足,或者夫妻关系不和,...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睛也出现严重毛病,看东西出现闪光、黑影、重影等症状,我心里...
今彩大师:俗姓方,江西雩都县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杀吃素。至三十后,深厌五欲多苦,三界无安,遂出家于福建长汀县...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恼都要修空观,但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的空观的确是有所不同。他们...
原真(松江兴圣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原真号用藏。松江上海朱氏子也。出家受具兴圣寺传天台教观。戒行高洁博极群书。精修法华弥陀忏法。暇则书法华诸经。随缘演说禅坐达旦。洪武乙丑微疾。索浴书偈告众曰。四十二年。无作无修。有生有灭。大海一沤。真归无归。心空净游。趺坐泊然而终。
上篇:行丕(宁波普陀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三] | 下篇:慧日(杭州上天竺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三] |
(一)指修行坐禅之处。[梁高僧传卷三求那跋摩章] (二)住持之居室,即方丈。或转申为住持之代称。[法苑珠林卷十八...
违理心
诸执
自归
太平兴国寺
坏生种戒开缘
妄执
由唯识
井中捞月
胎藏界现图曼陀罗
三类境
寄花五净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你不想对立,那就用「自他交换」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八风吹不动

菩萨戒从天竺传入中土的故事
婚外恋的十大典型心态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苦行大师 端坐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