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依赖也。南本涅槃经十九曰:依凭国王,无有盗贼。...(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一阐提】 大众所问品,纯陀问佛:一阐提者,其义云何?佛告纯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粗...又作金刚水(梵 vajrodaka)、金刚誓水。为密教修行者灌顶受三摩耶戒时,为表不退菩提心之誓约所饮之净香水。大日经...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zhonglun 佛教论书。又称《中观论》或《正观论》,与《十二门论》、《百论》合称三论宗据以立宗的三论。古印度...梵语 sajbodhyavga,巴利语 sajbojjhavga。又作觉分、菩提分。觉,指菩提、开悟;支,指成分、要素。意指构成修行道...(术语)会二乘而归于一乘也。三车家就法华之说法而言。...单独相传、纯一相传之意。与“单提”同义。指禅宗传教,不依语言文字,采取一人对一人,触机而发,传其心印之法,此...窣禄勤那,梵名 ?rughna。中印度之古国名。位于萨他泥湿伐罗国之东北,阎牟那河上流,即现今阿姆帕拉州(Ambala)迦...【知量】 p0818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二页云:云何知量?谓于净信诸婆罗门长者居士,极恣衣服饮食敷具病缘医药诸什...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老居士也遇到了同样的逆缘,严重时会障碍自己的修行。对于这个...
史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皆可称宗。宗有教派、有创始、传授、有信徒,有教义,有教...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其实托钵乞食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增长善根的机会,使施主得到大福...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般简称为《华严经》,大方广是法喻,譬喻这个无上法,是绝对的大,而不是相对的大,是至方至...
在东林寺念佛堂外,听过一位师父和大家讲他出家的感想,修行人一要耐得住寂寞,二要狠得下心。 耐得住寂寞,就是甘...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梦见宝塔,而湛生。幼试法华,得度。依车溪卿法师。后参慧觉玉法师于横山,昼夜体究...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顺佛命 放生免三灾 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 放生官禄盛...末法时期,天下灾难频传。天地失调起源于人不断的追求名利与物欲,人伦道德不断的减退!贪、嗔、痴、慢、疑使人们的...
法真(唐京师保寿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真。不知何许人也。器识悠深学问宏博。研穷梵典旁赜儒书。讲导之余吟咏情性。公卿贵士无不宗奉。洎长庆中帝颇锐怀佛事。真屡膺召命内殿祗奉。四年赴禁中道场。睿武昭愍皇帝御于法席顾问三宝功能。真得应对。而辩给圜转援据粲然。帝悦。因请云。久废坛度僧未全法者皆老朽。盖两江间兵革未偃之故。寻诏两街佛寺各置僧尼受戒坛场。自三月十日始至四月十日停。仍令两街功德使各选择有戒行僧谓之大德者。考试僧尼等经。僧能暗诵一百五十纸。尼一百纸。即令与度。真频奉敕修功德。故遂奏请。真之德望实唱导之元。罔知终所。
上篇:云邃(清源)(唐京兆千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下篇:宁贲(唐吕后山道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亦名:妄传欲者结罪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比者比丘多慢斯法,不思来业,妄行圣法。谓无病言病;不净言净;不欲言...
依凭
净戒
一阐提
誓水
真性
中论(Madhyamika-sastra)
觉支
会二归一
单传
窣禄勤那国
知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

各宗要略——三论宗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

修行人没有障碍

日日熏修净土法门,正身端坐而往生
